时间:2022-05-16 09:09:30来源: 意大利侨网
随着疫情暴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叠加俄乌冲突,全球通胀不断抬升,国际金融市场加剧动荡,给全球经济带来诸多新的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如何在动荡中谋发展?中国又如何顶住压力,继续前行?
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14日在线上召开,多位顶级专家展开探讨。
发挥中国“后发者优势”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指出,全世界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经济版图发生巨变。一方面,最主要的国家增长率在下降;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快速崛起,特别是中国。
他指出,当前中国不断大踏步迎头赶上,有后发者优势。中国现在的技术渗透率类似20世纪40年代的德国、5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这种后来居上模式的国家经济增速在8%至9%。
对中国来说,每年有8%的经济增长潜质。与此同时,中国有非常庞大的国内市场,有很高的国际经济占比份额,并且有较好的政治环境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这些都是中国的优势,中国应该发挥这些优势,以保持动态经济增长。”他说,中国按购买力平价算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有8%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如果中国能够保持这样的高速增长,将会持续地助力全球经济发展,每年将继续给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至少四分之一甚至更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提到,长期以来,中国通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积累了超3万亿美元储备,超过了外汇储备充足率的要求。然而,外汇储备收益率极低,在海外资产中外汇储备的比重过高;外汇储备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借”来的而不是“挣”来的,因而一部分外储的融资成本很高。
他说,正因如此,尽管中国有2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但投资收益却是负的。这与美国成为鲜明对比。
为此,余永定指出,中国的海外资产负债结构需要调整。一是为了提高海外投资的净收益,降低外汇储备在中国海外资产中的占比;二是为了提高中国海外资产特别是外汇储备的安全性。
应对疫情不搞“大水漫灌”
疫情期间,中国顶住压力,保持经济增长。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指出,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采取货币政策结构性逆周期发力,信贷资金直达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定向精准支持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在货币总量基本匹配经济需求的前提下,既激活了微观主体活力,增强了总体创新能力,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也稳住了宏观经济。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疫情防控期间,应通过各部门共同配合保持物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不仅要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同时还需要公共卫生政策以及其他行业监管部门政策配合协调。
管涛指出,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目标。同时,既要继续做好相关工作稳住外需,还需进一步扩大内需,尤其避免将来外需紧缩、内需低迷双碰头。
畅通内循环要力促消费
受到疫情、乌克兰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内外循环都出现了一定程度障碍。如何畅通内循环?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内需主要靠投资和消费。在投资端,目前基建投资担当重任,但是只靠基建投资让内循环完全畅通起来还不够,消费引擎还没有启动。外资更加受制于海外需求,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外部整体需求也会走弱。因此,促消费意义非常重要。
对于促消费的方式,李迅雷认为,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当前财政主要投入在稳企业、稳就业上,对于消费领域的支出偏少。建议发放消费券,相比美国发现金的方式这更具针对性。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指出,内需中最核心的要靠消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举措,包括减税降费、基建,发消费券或者转移支付给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困难群体,对受困人群发放补贴。接下来,还可以考虑为各地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提供中央财政支持。他认为,这种方式“对短期拉动消费立竿见影”。
发现长期经济增长动能
长远来说,经济增长需靠长期动能发挥结构性潜力。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表示,创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动力。过去四十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创新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科技领域正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先地位。
但他也强调,在全社会研发投入方面、尤其是政府基础研究投入方面,中国还远远不够,在最顶尖1%的科技论文占比上仍与美国、欧盟有差距。此外,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会被“卡脖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要将“应对气候变化”转化成经济增长动力。绿色转型根本上还是要“换技术”,用低碳、零碳技术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绿色创新能大大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
刘世锦指出,虽然绿色产品在初期价格偏高,但是随着创新竞争加剧,价格会下降。同时,绿色领域相关技术要开放,这会让相关贸易、投资、技术转让更加活跃,对全球发展也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来源:国是直通车 作者:刘文文 夏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