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9 09:38:25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王恩博)“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中国决策层于2020年提出的概念,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得到进一步阐释,“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被写入其中。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注意到,这一表述是首次出现。在他看来,“内生动力”主要指内部需求,尤其消费需求;“可靠性”则主要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
王军进一步指出,构建“双循环”体系和新发展格局,内需作用更为突出,这也是报告重申“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因。
事实上,以国内市场挑大梁主导中国经济循环,正是决策层对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动能和国际大循环动能均明显减弱。依托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等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应对外部市场收缩,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峰值67%下降到2021年34.2%,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
尽管眼下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中国内需潜力仍值得期待。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2021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4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大消费品市场......在这些数字基础上,中国居民消费优化升级空间广阔,国内市场规模还将持续扩张。
专家认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客观上都对提升经济内生动力提出更高要求。报告“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部署即着眼于此。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申宇婧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目光正实现“由外而内”的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必须重视经济的内生性,统筹协调需求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摒弃以往“以市场换技术”“以资源换增长”的发展模式;在需求侧,从出口导向转向扩大内需,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表现在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上。”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分析称,一方面,要利用自己的市场和要素,而非依赖别人进行自主创新,形成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也要在开放中参与全球创新链合作,在合作中实现高水平自主创新。
不过,对国内大循环的重视,并非中国搞“经济自给自足”的暗示。
二十大报告明确“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系列详细部署决心有增无减。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二十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上也对相关误解作出澄清,强调“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观察认为,报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表述,意味着中国仍将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王军表示,通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和竞争,引进更多国际资本、人才和技术,中国将在提升自身技术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同时,逐步构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机制。
“丝路海运”命名航线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
2024-11-15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 市场信心得到提振
2024-11-15国家税务总局: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
2024-11-14中国航展观察:低空经济将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2024-11-14住房交易税收新政!购买家庭唯一及第二套住房 不超140㎡按1%缴纳契税
2024-11-13三部门有关司负责人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税收政策答记者问
2024-11-13国家税务总局:便利纳税人跨区迁移系列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2024-11-13COP29首日达成共识 全球碳市场迈出重要一步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