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8 10:18:52来源: 意大利侨网
高质量发展动力何在?
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赵同录
2022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大局稳定,总量突破120万亿元
2022年,我国GDP为1210207亿元,突破120万亿元大关,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GDP总量约为18.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工农生产韧性凸显,服务业承压企稳
2022年,农林牧渔业生产形势较好,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3%,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工业建筑业生产韧性显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4%,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9.1%,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三大需求共同发力,国内大循环作用彰显
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受疫情多发频发影响,消费恢复压力明显,但仍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超过6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8%。
投资关键作用有效发挥。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显效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为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2022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0.1%。
净出口较快增长。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外贸呈现较强发展韧性。2022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7.1%。
新动能新业态发展活跃,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高端制造业取得新突破。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2.2%和12.1%,有力推动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4%和5.6%。
消费模式不断转换,新型服务业显露发展优势。2022年,新型消费模式保持较快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2%。
农产品供应是否充足?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 王贵荣
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生猪生产总体稳定,禽蛋奶供应充足,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农业生产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粮食实现增产丰收,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2年,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增长0.6%,连续三年保持增长。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高温干旱,东北地区南部农田渍涝灾害偏重,叠加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7公斤/亩,比上年减少0.2公斤/亩,下降0.1%。
生猪生产总体稳定,牛羊禽肉产量持续增加
2022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加339万吨,增长3.8%。猪肉、牛羊肉、禽肉、禽蛋和牛奶产量均增长。
生猪出栏保持增长,存栏小幅增加。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69995万头,比上年增加2867万头,增长4.3%。
牛羊生产较为稳定,牛奶产量持续增长。2022年,全国肉牛出栏4840万头,比上年增加132万头;牛肉产量718万吨,增加21万吨;牛奶产量3932万吨,增加249万吨。2022年,全国羊出栏33624万只,比上年增加579万只;羊肉产量525万吨,增加10万吨。
家禽生产稳步增长,禽肉禽蛋产量增加。2022年,全国家禽出栏161.4亿只,比上年增加4.0亿只;禽肉产量2443万吨,增加63万吨;禽蛋产量3456万吨,增加48万吨。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略涨,生猪价格降幅收窄
2022年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其中,一季度下降6.7%,二季度下降0.7%,三季度上涨8.2%,四季度上涨5.7%。农林牧渔四大行业生产者价格呈现“两升两降”态势。农业产品价格比上年上涨2.9%;渔业产品价格略涨0.4%;林业产品价格下降1.6%;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价格下降4.3%。
2022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畜禽生产平稳健康发展,重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复杂严峻形势、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稳工业举措是否有效?
工业统计司副司长 江 源
2022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年工业生产总体稳定,新动能继续成长,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工业运行总体稳定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增加值较上年增长3.6%。分门类看,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3.0%、5.0%。分行业看,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增长面达65.9%;10个行业增速较上年加快。
能源和民生行业保供有力有效
2022年,能源行业生产高位运行,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民生消费品供给充足,食品制造业、酒饮料茶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6.3%;主要民生类产品中,鲜冷藏肉、熟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产量分别增长7.6%、4.2%、3.3%、2.0%。
工业新动能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高技术、装备制造业支撑强劲。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增强,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4%,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2.4%,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新能源、新动能产品快速增长。2022年,新能源产品生产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较上年接近翻倍,增长97.5%,充电桩、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0.3%、47.8%、45.5%;高技术产品较快增长,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民用飞机等产量分别增长16.3%、15.0%、10.5%。
稳经济政策落地显效,企业用工投资意愿有所恢复
2022年对工业企业进行的三次留抵退税政策成效调查显示,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享受该政策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已享受企业对政策实施满意度较高。2022年四季度针对小微企业的调查显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占65.9%,政策惠及面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持续保持在六成以上。企业用工投资意愿有所恢复,工业企业景气问卷调查显示,2023年一季度用工预期指数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投资预期指数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2022年工业生产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下阶段,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能源安全能否保障?
能源统计司司长 胡汉舟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能源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为首要任务,立足国情,着力增强国内能源生产保障能力,充分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不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多元清洁供电体系,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持续增长的民生用能需求。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显著提高。
能源生产稳步增长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煤油气电等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增长,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原煤生产较快增长,产量创历史新高。煤炭生产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释放先进产能,圆满完成保供增供任务。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5.0亿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9.0%,增速比上年加快4.3个百分点。
原油产量继续回升,天然气持续增产。油气生产企业持续加强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提升油气自给能力。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20467万吨,比上年增长2.9%,2016年以来首次回升至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217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4%,连续6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
电力生产平稳有序,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提高。电力生产企业切实履行发电保供责任,全力保障用电需求。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8.4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其中,火电增长0.9%;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增长5.3%,占全部发电量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能源进口有所下降
根据海关总署快讯数据,2022年进口煤炭2.9亿吨,比上年下降9.2%;进口原油50828万吨,比上年下降0.9%;进口天然气10925万吨,比上年下降9.9%。
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初步测算,2022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2.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煤炭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石油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天然气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
服务业恢复能否持续?
服务业调查中心主任 李锁强
2022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业经济总体延续恢复态势,新动能发展势头良好。
服务业经济保持恢复
初步核算,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638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8%。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8%,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个百分点。
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恢复。1月份至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9%。服务业经济运行边际改善。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8%,降幅比11月份明显收窄。
服务业投资延续扩张势头。2022年,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0%,增速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1月份至11月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8426.1亿元,同比增长0.9%。
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1月份至11月份,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4046.1亿元,同比增长15.6%。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稳定增长。1月份至11月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总额22486.4亿元,同比增长10.1%。
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
新动能持续壮大。2022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9.1%和5.6%,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态势良好。消费新业态加快发展,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消费市场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数字化、品质化、多样化趋势明显。2022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2%,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
产业融合推进有力。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数字化浪潮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融合。1月份至11月份,规模以上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9%,增速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3.0个百分点。
重点服务业领域发展活力持续释放。2022年,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1%,高于全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9.1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有望蓄势向好
随着稳经济各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常态,服务业经济活跃度持续提升,发展前景向好。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投快递包裹超21.3亿件;元旦假期电影票房突破5.5亿元,全国影院营业率达85%,创10个月以来新高。
2022年服务业经济延续恢复态势。2023年,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服务业经济回稳向好。
投资能否保持平稳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 翟善清
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大力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效果持续显现,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
一产、三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二产投资增长较快
2022年,第一产业投资14293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渔业投资增长31.8%,农业投资增长16.1%。第二产业投资184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9.3%。第三产业投资3738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基础设施投资明显提速,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
2022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9.4%,增速连续8个月加快,比上年大幅提高9.0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3.6%。
2022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9.1%,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4.0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42.6%。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势良好
2022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9%,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2.2%,增速与上年持平。高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2.1%,增速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增强
2022年,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10.9%,增速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022年,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简称“大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2.3%,增速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从投资先行指标看,2022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上年增长20.2%,投资到位资金(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1.8%,为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下阶段,要保持政策稳定性,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激活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消费市场能否恢复发展?
贸易外经统计司司长 董礼华
2022年,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超预期因素冲击,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促消费政策显效发力,消费市场继续保持恢复态势,消费市场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全年消费市场受疫情扰动明显,12月份市场销售降幅收窄
市场规模接近上年水平。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疫情多发频发对消费市场恢复扰动影响较大。
随着稳经济各项政策和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落实落细,市场销售有所改善。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降幅比11月份收窄4.1个百分点。
新型消费模式稳步发展,实体零售继续恢复
网上消费较快增长。2022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
传统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不断拓展提升,实体店铺商品零售保持增长。2022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
乡村市场恢复好于城镇,县乡消费潜力进一步挖掘
乡村市场销售恢复好于城镇。2022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与上年基本持平。
县乡市场占比有所提升。2022年,包含镇区和乡村的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8.1%。
基本生活类商品增势良好,绿色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必需类商品销售较好。2022年,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0.5%,限额以上单位18类商品类值中近五成商品类值零售实现正增长。
升级类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居民对品质化消费、绿色消费的需求逐步增加。新能源汽车销售呈高速增长态势。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大潜力足,消费持续升级发展
消费发展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乡村市场蕴藏较大潜力,有力支撑消费市场稳定恢复发展。
消费升级趋势没有改变。伴随消费场景创新拓展,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及市场供给不断完善,消费结构将持续优化升级。
随着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进一步落实,消费市场有望恢复向好。
人口规模有何变化?
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 王萍萍
根据2022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和调查数据推算,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略有下降,城镇人口保持增长,城镇化质量稳步提高。
人口总量略有下降,出生人口持续减少
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比2021年增加2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比2021年下降0.7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7.37‰,上升0.1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下降0.94个千分点。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出生人口减少。
城镇人口保持增长,城镇化质量稳步提高
受城镇区域扩张、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和乡村人口流入城镇等因素影响,城镇人口继续增加。2022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2071万人,比2021年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比2021年提高0.50个百分点。城镇化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新型城镇化质量稳步提高。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22年末,全国0岁至15岁人口为2561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1%;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7556万人,占62.0%;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占19.8%。与2021年相比,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666万人,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1268万人,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
虽然2022年人口总量略有下降,但我国人口规模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人才红利逐步显现。2022年,我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必将有力支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就业形势有改善吗?
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 王萍萍
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年末调查失业率有所回落
2022年,受疫情影响,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波动,但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进入四季度,疫情冲击叠加世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升高,11月份为5.7%。12月份,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得到推进,加之春节临近部分劳动力返乡,城镇劳动参与率下降1.1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相应下降,1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
就业主要群体保持稳定,青年劳动力就业形势有所改善
2022年受复杂严峻形势影响,25岁至59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在个别月份有所上升。
青年劳动力就业形势有所改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青年就业工作,先后出台了深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等政策措施。8月份以后,高校毕业生逐步走向工作岗位,青年调查失业率逐步回落。
落实落细稳就业政策,保持就业稳定仍具有利条件
2022年,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也需清醒认识到,稳就业仍需加力。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依然较高,且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同时,当前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依然偏高。此外,就业市场尚未完全恢复。
在看到压力的同时,也要看到下一阶段保持就业总体稳定仍具有较多的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二是疫情防控优化调整,住宿餐饮、旅游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恢复改善,有利于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体量大的优势。三是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这些都为就业稳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吗?
住户调查司司长 方晓丹
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抓好稳经济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消费支出实际增速略有回落。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名义增长3.9%,实际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名义增长6.3%,实际增长4.2%。
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带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0%和5.3%。
各项收入总体实现稳步增长,转移净收入增长相对较快
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保障了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590元,比上年增长(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名义增长)4.9%。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相对较快,主要是各地加大政府投资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同时在乡村振兴中加大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共同带动农村居民务工收入增加。
经营、财产净收入保持增长。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175元,比上年增长4.8%。
转移净收入增长相对较快。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6892元,比上年增长5.5%,增速在居民收入四大项中相对较快。
居民消费支出实际增速略有回落,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消费支出实际增速略有回落。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名义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4.2个百分点。
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增长较快。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粮油肉蛋奶等基本民生产品的保供稳价力度,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43.5辆,比上年增长4.3%;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133.9台,增长2.1%。
保供稳价“稳”住了吗?
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 王有捐
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强化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全年消费领域价格温和上涨,生产领域价格涨幅回落。
消费领域价格温和上涨
CPI涨幅呈先扩后落走势。2022年,全国CPI上涨2.0%,涨幅比2021年扩大1.1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波动较大。2022年,食品价格由2021年下降1.4%转为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51个百分点。
能源价格涨幅较高。2022年,能源价格上涨11.2%,涨幅比2021年扩大2.9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80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四成。
核心CPI走势平稳。2022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9%,涨幅比2021年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64个百分点。
生产领域价格涨幅回落
PPI同比由涨转降。2022年,全国PPI上涨4.1%,涨幅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价格涨幅差值缩小。2022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9%,涨幅比上年回落5.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年扩大1.1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于生活资料3.4个百分点,差值比上年缩小6.9个百分点,一定程度减轻了中下游行业面临的成本压力。需要看到,生活资料价格涨幅虽有扩大,但属温和上涨,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生活资料产品产能和产量充裕,后期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输入性价格传导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波动。2022年,国际原油、天然气、铜等大宗商品价格先后高位回落,下半年与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关联程度较高的石油、有色金属等相关行业价格月度同比明显走低。
能源保供稳价成效显著。煤炭等行业先进产能平稳有序释放,增产增供力度加大,产量持续增加,市场供给有所改善。但应看到,目前煤炭价格虽有回落但仍处高位,能源产品稳价压力依然较大。下阶段,要持续巩固保供稳价工作成效,继续加大增产增供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把稳定价格同助企纾困结合起来,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丝路海运”命名航线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
2024-11-15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 市场信心得到提振
2024-11-15国家税务总局: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
2024-11-14中国航展观察:低空经济将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2024-11-14住房交易税收新政!购买家庭唯一及第二套住房 不超140㎡按1%缴纳契税
2024-11-13三部门有关司负责人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税收政策答记者问
2024-11-13国家税务总局:便利纳税人跨区迁移系列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2024-11-13COP29首日达成共识 全球碳市场迈出重要一步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