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26 09:52:48来源: 意大利侨网
首批“万人计划”名单出炉,新一批省特级专家揭晓,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一匹匹“千里马”终遇“伯乐”,尽情驰骋浙江这片创业创新热土。
日前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做大做强人才队伍基本盘。聚焦这个目标,全省上下动作频频。
充实本土人才储备
飞越1000多公里,放弃省级单位公务员编制,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专业的博士生张晶灿决定将职业生涯首站选在杭州余杭。这个春天,和他一样北雁南飞的还有近百位清华、北大学子。
事业编制人员、政府部门高级雇员两种身份灵活切换;博士、硕士年薪超过30万元;购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优先保障……余杭区主动出击,开设专场招聘,以优厚待遇和满满诚意将这批高层次人才招致麾下。
千方百计引进人才,把更多的人才引到浙江、留在浙江。这个春天,浙江引才的脚步一刻不停。赶在毕业季前,3月,绍兴的招才引才队伍早早启程,来到北京、西安等人才高地。在西安,绍兴的178家用人单位一口气提供了4300余个岗位。
有的地方发出诚挚邀约,有的地方则呼唤游子的回归。白墙黛瓦、古韵悠悠的龙游县泽随村,唤醒了乡贤柯国宏的乡愁。凝聚乡贤人才,助力乡村振兴,龙游县制订出台的全新优惠政策26条,吸引了包括柯国宏在内的136名乡贤回归,120个结对帮扶项目总投资近35亿元。
抢先一步锁定人才,创新方式吸引人才,不拘一格地请进来、引回来,让浙江本土人才库日渐充盈,人才基本盘不断做大。以杭州为例,据国内一家知名人才招聘机构统计,2016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达到13.6%,在全国15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
补齐高精尖短板
4月23日,浙江经济一季度成绩单出炉,全省生产总值达11691亿元,同比增长7.4%。2018年开局良好,这与浙江聚焦高质量、竞争力和现代化发展,打造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密切相关。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才作为支撑,经济转型升级越是进入关键期,人才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高精尖人才是浙江奋进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一支“奇兵”。
不久前,台州发布了《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根据计划,台州将重点引进七个千亿级主导产业的高精尖人才,特别是绿色制药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团队,并在全省率先探索靶向引才的信息化路径,以数据智能和协同网络为核心,建立集产业人才地图、人才数据库、智能招才引智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人才”信息云平台,推动产业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多而在谋。省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台州的这项人才强市行动计划代表着浙江人才工作的新风向——紧贴发展实际和需求引才育才用才,聚焦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等中心工作,让“精兵强将”服务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到哪里,就将他们投放到哪里。全省首批“万人计划”中80%的青年拔尖人才就分布在我省八大万亿产业中。“现在我们不仅要做大人才盘子,夯实人才基础,还要把这块盘子做得更坚固,从追求数量转变到重质量上来,全面提升浙江的人才队伍素质。”该负责人说。
改革激发人才活力
从全国来看,当前我省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与一线城市相比,依然有一定的差距,要想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就要另辟蹊径。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浙江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出人才的活力。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将职称评审权进一步下放……近日,省人力社保厅发布了我省职称制度改革计划,这项关乎全省500万专业技术人员切身利益的改革新政彰显了“伯乐”的慧眼和胸怀,赢得一片掌声。
在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的同时,全省各地还不断深入探索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离岗创业的科研人员最长保留6年事业身份,6年后可回原单位工作;高校院所设立特设岗位,对引进顶尖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单独制定收入分配倾斜政策……宁波出台的这一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创新办法,就是意在用市场的手段打破人才激励“大锅饭”,调动人才干事创业激情。
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浙江正在奋力做好人才改革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