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义乌商人逛进博会,他们的“采购清单”里有什么?

时间:2024-11-07 21:46:02来源: 意大利侨网

 

        浙江在线11月7日讯  第七届进博会正在上海举行。连日来,从各类美食、家居日用品到新材料、新技术,40多万平方米的展区里,展商们带来了琳琅满目的产品,吸引采购商纷纷驻足。


进博会现场。记者 陈雷 摄
 

  进博会进行的第2天,义乌市索拉努工艺品商行负责人席峰赶到了6.1号馆消费品展区。今年,义乌商城集团联合伙伴企业在此设立了260平方米的特装展位,邀请义乌国际商贸城的10余家进口企业“组团”参展,帮助他们开拓市场。席峰是其中一位展商,到达展位的当天上午,坐不住的他跑到隔壁5.1号馆转了一圈,在那里,他碰到了来自巴基斯坦、印度的展商好友,一番畅聊后,席峰的目光快速掠过眼前的产品,他计划等展会快结束时,来“扫一圈”展商们的产品。

  既是参展商,也是采购商,在席峰所在的商城集团展位,拥有双重身份的义乌商人不少。来自“世界超市”的义乌商人,都在进博会上买些什么?和多位义乌客商聊过后,记者发现,他们的“采购清单”里不止有商品,还有这个国际舞台呈现出的新机遇和新动向。

  抓住每一次“进货”机会

  “我是来采购的!”挂着参展商的牌子,站在自家展位前,席峰向记者强调了一遍此行目的。他的身后,是公司带来的充满异域风情的产品:设计精美的瓷器等工艺品、花纹繁复的布料,它们来自土耳其、伊朗、尼泊尔等国家。


席峰的展位吸引了不少客商。记者 陈雷 摄
 

  以展商身份参加进博会,席峰是第一次,但要说起逛进博会,他算是老熟人。席峰做了12年进口生意,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拥有一家门店,最初专营非洲商品,慢慢发展到线上线下售卖10来个国家的商品。“我们的商品卖到全国市场,北京、上海、杭州的客人很喜欢,包括西部地区的人对土耳其、印度等地的风格也比较感兴趣。”席峰说。

  12年来,席峰也见证了义乌进口市场的变化:体量不断扩大,品质也在持续提高。“刚开始客户的要求比较简单,后面要求会越来越高。”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他的选品也有了改变。这次来进博会,他的“采购清单”十分清晰,除了现售的品类外,他期待找到一些其他国家非遗类的工艺品,“比如这个国家有特色的、手工的、有文化载体的东西。”席峰透露,此行希望和更多客商建立联系,借此机会来扩充商品库。

  进博会还未结束,席峰的清单里又列好了下一个具体目标:一次“扫货”机会。“进博会后,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也要开始了,有些非洲展商会把货带到义乌,等他们结束后,考虑运回成本会把货出了,我就能把货收了,节省了很多流程和时间。”席峰正摩拳擦掌,等待着这一现货交易机会。

  近距离观摩企业创新发展

  义乌市侨拓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东,有着30年左右的外贸经验。谈到来进博会的初衷,他的回答返璞归真:“我是带着初心来的,其实更多的是来学习。”

  王东的展位很简约,左右共6列展柜上,分别放着10来口炒锅和各类居家清洁用品,这些进口商品主要来自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


王东的展位。记者 陈雷 摄

 

  在做进口生意前,王东在德国做了几年出口生意。2010年前后,把“中国制造”卖向全球的义乌,开始转型培育进口市场,谋求“买全球、卖全球”。看到招商引资政策后,王东和爱人很快决定转换角色——做进口生意,将国外商品带回国内。

  他们将品类定在了高品质日用百货上。那时候,这个决定让很多亲戚朋友诧异,“10多年前搞德国进口,很多人想不通,我们的商品价格要比其他产品高,但那时的消费水准没现在高,只有少部分人有注重消费品质的意识。”王东爱人回忆,彼时,公司一口进口锅要卖到数千元,“这么贵?怎么卖得动?”大家很怀疑,“事实证明我们很幸运,进来后连续接了几个大礼品单。”当时,新疆、杭州等地的部分企业正在寻找高端产品作为礼品,大家一拍即合,就此打开了市场。后来,公司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落地了更大的“德国家居生活馆”,品牌知名度逐渐上升,义乌本地乃至北京、上海、杭州的客户都来了。

  如今,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关注产品品质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王东和爱人坚定了方向:做小而美的产品。“进博会是个大舞台,在这里,我可以看到行业最新需求,比如我们刚认识的客户,他提出了现在这个行业正在转型,转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及时了解。”王东把进博会视为学习交流的平台,这些年,很多名企在产品核心技术、包装颜值上都在不断创新突破,观摩学习大企业发展理念和模式,成为他“采购清单”里的一个方向。

  他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实现“中国品牌,世界制造”。

  清晰感知产品的未来趋势

  “这几个精油的展位现在人太多了,等人少点我再来了解情况,这是我们接下来考虑拓展的一类商品。”在6.1号馆,路过一排精油展位时,浙江友芙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贾献伟边逛边向记者透露。


路过的精油展位。记者 陈雷 摄
 

  来参展,贾献伟是第一次,但和其他义乌客商一样,作为采购商,他已经是进博会的熟面孔了。贾献伟的公司赛道偏小众,主打两个国家的商品——叙利亚橄榄油古皂和越南手工藤编制品。

  做进口生意前,贾献伟从事货运代理,启迪他创业的是义乌进出口“桥头堡”的位置优势。“义乌市场一直在倡导‘买卖全球’,跑一趟义乌其他地方都不用去,我们都有你想要的产品,来义乌的人虽然大多都采购国内制造的商品,但如果有国外产品,他也不用往别的地方跑了。”贾献伟觉得这是个机遇,2013年开始,他将注意力转向了进口生意。

  在偌大的进博会场馆里,贾献伟边走边看。在他眼里,进博会像是一个“大数据分析平台”,透过它可以看到未来一两年的产品趋势和市场流行要素,同时能看到更多企业的创新思路,这是他“采购清单”中最重要的部分。


贾献伟带来的香皂产品。记者 陈雷 摄
 

  贾献伟记得,有一年,一家古巴展位为吸引采购商,邀请了专人现场展示产品制作过程,站在展位前,一个念头浮现在他脑海里:“这种方式把二维商品通过四维展现出来,或许我们也可以试试。”想起公司手工藤编产品,贾献伟也期待着找机会邀请越南手工艺大师到展会现场,通过手工编织形式传递产品信息。

  今年进博会,除了计划拓展精油赛道外,贾献伟还准备去看些小国家的特色非遗手工制品。“移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能通过网络看到很多国家的文化,新奇特的产品是他们了解文化的一个载体,我们想去淘点回来。”贾献伟在清单里又添上了一笔。

  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在进博会上,一个个贸易往来的故事在持续上演。从采购新商品到采购新的“发展模式”“市场趋势”,义乌客商的故事或许是一个缩影,在这一汇集全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大舞台,展客商看中的不止于眼前的商品,还有更多关于未来的风向和畅想,它们牵动着一个个企业的未来,也关联着一个的行业发展。在这里,大家汇聚一堂,探新机寻合作,共享机遇,也共享未来发展的信心,一如此次进博会的主题,“新时代,共享未来”。(记者 陈雷 见习记者 陈卓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