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2 11:01:25来源: 意大利侨网
从2011年重庆发出第一列“渝新欧”中欧班列算起,中欧班列已开行了9个年头。9年来,中欧班列应中欧投资贸易不断扩大而生,随“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而壮大,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公共品牌之一,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驼队”。
专家表示,中欧班列作为新时代推动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一个有力注解和切实行动,对于释放亚欧陆路物流和贸易通道的潜能、扩大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空间、催化国际供应链改造及构筑国际贸易新格局,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作为国际陆路运输的新型组织方式,中欧班列是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最为紧密的路径,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落地实施的成熟典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长湧表示,随着大运能、快速度的铁路运输大规模建设,内陆国家和地区逐步缩短了与沿海港口之间的时空距离,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其中,中欧班列功不可没。
中欧班列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经4大口岸进出的3条物流通道,其终端又细分形成了70条班列运输线路。通过加强对境外节点及网络的建设,许多中欧班列平台企业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线路向“1+N”服务网络的转变,不断壮大的“钢铁驼队”,正源源不断地为目的地国家和地区送来所需商品。2018年年底,通过中欧班列完成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约860亿美元。
截至今年6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7万列,年均增长133%;国内开行城市达62个,境外到达16个国家53个城市。与此同时,班列开行质量显著提升,回程班列已达99%,基本实现“去一回一”。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响应并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欧亚物流大通道沿线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货物搭乘着“钢铁驼队”来到目的地,中欧班列的溢出效应正得到持续释放。
来自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研究所的分析显示,近5年来,中欧班列运载的出口货物货值占我国对班列通达国家出口额的比重持续增长。在国际贸易增速总体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外贸进出口却逆势上升,已成为我国外贸的一大亮点。
中欧班列还带来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提质增效。据海关统计,中欧班列货源品类涵盖了IT产品、整车及零部件、通讯设备、服装鞋帽、医药器械等数十个大类,沿线国家民众享受到了质优价廉的商品。
“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始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构建陆上贸易国际新规则,在优势互补中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铁路物流运输组织方式,中欧班列的发展离不开对多边规则和协调机制的创新。
重庆在“渝新欧”开行之初,就与沿线相关国家的铁路部门建立了“五国六方”铁路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四国五方”合资平台公司,以资本为纽带,有效调动相关各方参与中欧班列运营的积极性。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等七国铁路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了国际铁路协调机制。
更重要的是,以陆上贸易为抓手推动更高水平的扩大开放,已成为各方共识,未来有望激发出更大的发展潜力。杨长湧表示,通过将陆桥运输链条与沿线国家生产贸易系统的深度融合,中欧班列将逐渐改变“一带一路”沿线生产贸易格局,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促动全球供应链条的再造。(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