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走读黄山:探访安徽祁门蛇伤研究所

时间:2021-04-24 23:01:03来源: 意大利侨网

      说起祁门,人们首先会想到祁门红茶、祁门瓷器。其实祁门还有“中国御医之乡”之称。4月24日,参加中国新闻社和黄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海外华文媒体走读黄山”活动来自西非、葡萄牙、加拿大、日本、、迪拜、意大利、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记者在祁门县委宣传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祁门城区的安徽祁门蛇伤研究所探访,让参访记者们收益匪浅。

    走进祁门蛇伤研究所,各类毒蛇研究和科普的图画悬挂在研究所内,这里不仅有蛇伤救治病房和蛇药研究室,还有毒蛇饲养中心和蛇类科普馆,是中国首家集蛇伤研究、治疗和药物生产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蛇伤救治基地。

     祁门蛇伤研究所所长、省级非遗传承人汪胜松介绍说:祁门自古崇尚医学,医风昌盛,名医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祁门史载名医190余人,医书40余部250多卷。尤其明清之际,祁门先后共出过21名御医,有“中国御医之乡”之美誉。其中,汪机的代表作《石山医案》第一个提出了“固本培元”学说,一举奠定了新安医学的理论根基,开新安医学派之先河。徐春甫是明代著书最多的医家,所著的《古今医统》共100卷,为我国医学史上十大医学全书中的第一部,他在明代隆庆初参与组织成立“一体堂宅仁医会”,开创我国史上医学团体之先河。同时,祁门中药资源丰富,品种多达895种,祁术、祁蛇、祁黄精等道地药材久负盛名,且古徽州一直重视教育,古文功底浓厚。

    祁门蛇伤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是在党 中 央的关心下,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中 共华东局副书 记魏文伯的亲自指导下,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国首家集“研究、治疗、产品”三位一体的事业单位。目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蛇伤与蛇毒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安徽省中医科学院蛇伤研究中心,安徽省首批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国家级非遗传承单位,目前为华东乃至亚洲地区最大的蛇伤救治与科普基地,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

      该所是省中医科学院蛇伤研究中心、华东蛇伤救治基地、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下设蛇伤医院、蛇毒研究室、祁蛇养殖中心及蛇类科普馆等部门,建立了祁门蛇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该所运用蛇类特色医药,拓展治疗各类无名肿毒、蜂(虫)螫伤、顽固性皮肤病、风湿免疫类疾病,初步疗效可喜,特别是在危重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等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突破。

     2017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祁门蛇药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的临床前研究”项目,得到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主持的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的科技攻关项目——“祁蛇毒抗肿瘤栓剂的成药性研究项目”,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祁门山高林密,是祁蛇的主产区,当地深厚的医学渊源使得民间蛇伤秘方代代相传。祁蛇又名五步蛇,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据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提到的“黑质而白章”的亦指祁蛇。

     研究所开发了祁门蛇药、袪瘀散、蛇油冻疮膏、蛇伤急救包、虫咬灵、祁蛇药酒等产品。其中,“祁门蛇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蛇伤蛇种的早期快速诊断”获国家科技发明奖。“蛇伤急救包”等被特批为全省应急采购药品,并远销非洲多国。到去年底,该所累计救治蛇伤病人10万余例,治愈率高达98.6%,创造了我国蛇伤救治史上的奇迹。

    他说,祁蛇产业、潜力巨大。目前研究所正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开展口服蛇毒抗体研发,积极筹办第八届国际蛇伤与蛇毒学术大会。下一步,结合祁门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打造祁门“御医小镇”契机,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加强新安道地药材研究与利用,重点开展蛇药与蛇毒特色产品的研发,努力打造国际蛇伤防治中心和蛇类医药研发与生产基地,建设祁蛇大健康产业园。

       他认为,中国的中医药已经传承几千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它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科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华文化复兴有赖于中医复兴。中华民族的文明富强就要推动中医”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化,复苏、复活、复兴东方中医之路。并积极呼吁全社会要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医学,弘扬国粹,从而让中华医学更好地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