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探访新和通古斯巴西城址 见证丝路文明与浙阿援疆深情

时间:2025-10-28 20:39:37来源: 意大利侨网

      10月28日,2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阿克苏地区宣传部门负责人陪同下,驱车一个半小时从库车抵达新和县,开启文化探访之旅。沿途连片的棉花地刚完成机械采摘,尚存部分残棉的棉田与远处的绿洲相映,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注脚。

       来新和目的探访地——通古斯巴西城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获评国家3A级景区,坐落于新和县塔木托格拉克乡通古斯巴西村,距城区37公里,也是阿克苏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古龟兹建筑遗址。据考证,城址始建于距今1700年左右的西晋时期,唐代时成为唐安西大都护府及龟兹都督府所在地,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军事与行政枢纽。

 

       这座古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30米,周长960米,由城墙、角楼、马面、城门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其南、北两门呈“工”字形对开,均配套瓮城——这种古代城市核心防御设施,以半圆形护门小城形成“瓮中捉鳖”的防守优势,瓮城内高台上残存的二层城楼墙垣遗址,曾是全城的制高点。漫步遗址间,城墙、角楼、马面互为照应的布局清晰可见,让人不难想象当年将士们在此驻守,凭险御敌、守护疆土的场景:晨雾中,士兵们在城墙上巡逻,甲胄反射着微光;校场上,屯兵们操练的呐喊响彻云霄;粮仓与兵器库整齐排列,保障着军队的日常补给,每一处断墙残壁,都镌刻着古代军民保家卫国的壮志。

      据介绍,除了完整的防御遗迹,城址内还出土过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钱币、文书,以及反映东西方文化与宗教交融的器物。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古龟兹文明的繁荣,更实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节点。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以通古斯巴西城址为核心的10万亩“汉唐屯田遗址”,还被上海基尼斯总部授予“拥有汉唐屯田遗址最大的县”称号,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古代边疆开发与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探访过程中,新和县领导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准备了新鲜的葡萄、枣子、西瓜等当地瓜果,甜美的果实与热情的接待,让代表们感受到了新和人民的淳朴好客。而更让我作为一位浙江丽水籍媒体代表惊喜的是,新和县正是我家乡丽水市的援疆对口单位。当地领导熟练报出丽水市下辖各县名称,详细介绍了两地对口援疆以来的合作成果:丽水市从产业扶持、民生改善、人才支援等多方面发力,助力新和县发展特色农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个个援疆项目落地生根,成为连接浙阿两地的纽带。这份跨越千里的情谊,让在场媒体代表深刻感受到了全国一盘棋的援疆格局,以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内涵。

      此次海外华文媒体探访,不仅让丝路古城的历史魅力得以传播,更通过援疆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新疆的发展活力。正如通古斯巴西城址见证了古代边疆的稳定与繁荣,如今的新和县正在对口援疆的助力下,续写着民族团结、边疆振兴的新篇章。(意大利侨网采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