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试点契机稳步推进职教改革 温州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时间:2022-11-15 08:38:59来源: 意大利侨网


       温州网-《温州日报》讯 “在小镇里,我熟悉了服饰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的一整套流程,积累了实战经验,提前适应了即将面临的行业竞争。”温州设计学院(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大三学生叶鑫路说。叶鑫路口中的小镇是指瓯海时尚智造小镇。这个学期,温州设计学院大三学生整体入驻该小镇,叶鑫路也搬到了小镇内,加盟服装数智定制工作室,沉浸式地融入学校与温州珍瑾服饰的产教融合项目。其间,叶鑫路的设计方案被珍瑾服饰采纳,提前收到了该公司抛来的入职“橄榄枝”。

  瓯海时尚智造小镇地处温州市区南大门,以温州鞋服等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聚焦打造温州市G104时尚走廊核心区目标,布局“八位一体”的全周期智造产业链。温州设计学院由瓯海区人民政府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是温州市委市政府发挥高教资源集聚优势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解决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开创了全国职业教育办在特色小镇的先例。

  温州设计学院设有鞋类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七个专业,专业覆盖瓯海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学院拥有时尚产品设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采用“2+1”的办学模式,前两年学生在高教园区校区以“学训”为主进行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第三年入驻瓯海时尚智造小镇进入大师工作室和科研平台,以“研创用”为主,进行综合实践项目、企业真实项目的研发。

  “在这里,企业就是我们的实训基地,而我们的工作室则成为企业的研发场所和人才蓄水池。每年我们大约培养时尚设计人才500多人,优先推荐到特色小镇相关企业就业和创业,为温州的时尚智造产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温州设计学院副院长钱小微说。统计数据显示,该校鞋服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七年超98%,留温率超70%,毕业生培养质量、就业竞争力、薪酬水平等指标多年居浙江省高职院校第一。

  立足特色优势产业 优化职业院校布局

  长期以来,在企业需求和人才供给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一方面,毕业生因为训练不足难以快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得不到好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则因招不到合适人才,一度用工紧缺。

  2019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提出要在5至10年内让职业教育完成由“政府主导”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化办学”的格局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产业侧的“用工荒”倒逼职业教育院校推进供给侧改革。作为教育部与浙江省政府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高地试点城市,温州出台《温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温州市高校产教融合和学科专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实施产教融合“十百千万”工程 全力提升在温高校留温率的方案(试行)》《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 助力“活力温台”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3年)》等“一揽子”政策,把优化产教布局、推进产教融合作为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的首要任务。

  我市紧密对接“5+5+N”产业发展,加速全域布局,把职业院校建在产业园区,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目前已在龙湾区和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布点建成7所中职、技师、高职新校区。积极谋划职业教育“一县一产业学院”格局,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乐清市柳市职业技术学校、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正泰集团之合力建设智能电气产业学院,满足乐清千亿电气产业发展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除此之外,大力推进在县(市、区)布局高职特色学院,如温职院已分别与瑞安市、瓯海区、永嘉县合作设立瑞安学院、温州设计学院、永嘉学院,赋能区域产业发展。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绕不开的关键词。温州以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试点为契机,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今年新增专业22个,撤并停招专业17个,累计建成省中职品牌、优势特色专业22个,高职市级优势特色专业群15个,“校企双元、中高职贯通”高技能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增加至33个。

  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3+1”中高职贯通培养。在试点期间创办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嘉学院,精准对接阀门行业加工制造岗位的人才需求,由温职院永嘉学院牵头永嘉县职教中心和5家企业,共同制订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在锚定企业需求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打通了中职生成才通道,为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做出了有益探索。该校机械专业“超达班”定向招收的学生入校即与超达阀门集团签订协议,假期进企业带薪顶岗实习,表现优异者毕业后正式入职集团,初期年薪可达六七万元。

  与此同时,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建立多元办学格局。2021年,由龙头企业瑞立集团创办的温州瑞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启动招生,采取员工即学生、学生即员工的“二元制”教学模式,学校不仅成为瑞立集团的人才储备库,也成为瑞安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人才培育库。

  此外,有效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今年,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与温州市包装联合会共同打造全国包装行业首家“智能包装学院”,破解包装企业因单体规模小而难以和职业学校开展独立合作的难题。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推进的“眼镜产业学院”“紫光芯云学院”等项目均已落地实施。

  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职教改革初显成效

  质效并进的职教改革,不仅要“墙内开花”,更要“香飘墙外”。温州一系列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产教融合发展瓶颈的行动,为打造全国职业教育高地夯基垒台,积厚成势。

  温州职业教育以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试点为契机,按下了发展快进键,形成了多项在全国都具创新意义的实践成果——拥有全国“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个,浙江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5个,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支;全市职业院校与1731家民营企业82个行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每年为社会输送近5万名毕业生。

  温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眼下我市有关部门正加紧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习站点建设,市经信局已遴选全市规上企业、限上服务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共4225家,截至目前已有11所高校与2518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接下来还将推出10000个以上的实习岗位。

  另据了解,我市已建成省级以上产教融合项目40个,其中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设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术应用服务联盟”等获教育部立项培育,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南数智造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正式投入运营。下一步,我市还将打造10个以上高能级、高显示度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打造20家以上省级产教融合重点企业、基地,形成辐射全省乃至长三角的全国性产教融合品牌。

  专家点评

  董刚教授 (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

  “职教20条”以及新《职教法》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突出类型特征,最基本的路子就是优化职业教育办学新机制,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开放、融合、多元的办学格局,这也是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

  温州充分利用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建设试点的契机,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和内涵提升,取得可喜成效。在空间布局上,温州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在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开办特色二级学院、产业学院等,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实施人才培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分布式办学是最好的例证;在内涵提升上,紧跟产业迭代不断优化专业(群)设置,积极探索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主动培育和实施具有引领性的产教融合重大项目,有力支撑了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从根本上看,温州职业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果,在于有效激发了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以及行业企业的内生动力,不论是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本地职业院校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还是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举动,都是职业教育相关主体积极作为的结果,为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