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2 10:57:21来源: 意大利侨网
温州网-《温州日报》讯 在温州,让青年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其才、大显身手,用新思维、新技术、新业态激活乡村发展活力,越来越成为各级党组织的共识。
今年以来,温州围绕“强城”“兴村”“融合”,推动人才资源持续导向“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加快片区组团融合发展,做优“土特产”文章,构建党建联建、产业共营、利益同享的新型空间单元。特别是以青年入乡发展工作为牵引,推动人才贯通、盘活资源要素,发挥乡村特色优势,引导更多农创客、乡村CEO等优秀青年入乡发展,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目前,全市已有近7000名青年带着创意与热爱活跃于田间地头,为乡野大地的发展带来新业态、新场景、新风尚,不断激发乡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双向奔赴
三条“赛道”立足特色各展所长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温州区分青年入乡带振兴、青年入乡促产业、青年入乡上海岛三条“赛道”,在泰顺、平阳、洞头、瓯海等地开展试点探索。
大山里,乡村振兴的故事写满阡陌——
泰顺柳峰乡上岚村原是常住人口不足200人的“空心村”。三年前,柳峰乡党委和上岚村党支部通过民情恳谈会、板凳说事、“青村对话”主题沙龙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形成“规划引领、资源统筹、资产盘活”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共识,引导村民最大限度流转整合分散资源。最终吸引青年建筑师章忠义带着“NOWhere乌有村”项目入乡发展,全国20个省市青年驻留,成为了远近知名的数字游民村。现如今,上岚村的常住人口已增加到了380人,“空心村”逐步焕发了新的生机。
镜头转向泰顺三魁镇卢梨村,“稻菽咖啡馆”等6处网红打卡点交相辉映。去年,泰顺县委组织部实施“山城寻鹰”计划,受到感召的95后吴宝成回到卢梨村担任村支书。上任后,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整合利用乡村“金角银边”资源,以“艺术介入+红色传承”模式布局“卢梨大地艺术季”展会,吸引30余名青年创客入村,孵化出“稻菽咖啡馆”等项目,打造“种植—加工—DIY”产销链。目前,“稻菽咖啡馆”已带动卢梨高山大米产销超1.2吨,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梦想里,创业就业的枝叶拔节生长——
怀揣梦想的85后企业家林端萍回老家南麂岛养殖大黄鱼。得益于养殖网箱铺设补助等保障政策,公司由一个小型海水养殖场,壮大发展成为年产值6000万元的大黄鱼头部企业。2022年,在南麂镇党委号召下,她牵头参与打造的“海上牧场”共富工坊,累计带动400余户村民参与养殖销售、渔旅项目等,促进渔民年增收1000余万元。
圆梦背后,是平阳县结合地方产业发展优势,开展支持激励青年发展政策宣传和岗位招募,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其中,“青·村同行”计划推出10项硬核举措,从产业特色、赋能发展等方面对青年入乡创业予以保障。
海岛上,“踏浪青年”的热忱唤起生机——
从青年的喜好和需求出发,洞头区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镇街在花园村庄、海湾岸线等区域布局“1+5+N”个海创空间,并同步推出青年上岛12条创业扶持举措,为18周岁至40周岁新来洞头的创业青年提供全链条服务,已成功孵化了魔爪星球宠物乐园等32个项目,让更多“上岛青年”成为“岛上青年”。
洞头还针对本地在外青年,实施“新渔民振兴计划”,依托驻外招商组定向吸引在外洞头籍青年回乡发展。85后返乡青年鲁航打造的“满天星”直播电商共富工坊已培训农村电商技能超千人,带动渔农文旅产品网络销售超2000万元。
小镇里,百年古村的面貌再绽芳华——
“我们咖啡馆是村口废旧碾米厂改造成的,没想到会爆火。”在瓯海泽雅镇水碓坑村,MOJ乡村咖啡馆负责人徐晶晶感叹村子的蝶变。
咖啡馆“出圈”背后,泽雅镇党委深挖水碓坑村资源禀赋,通过整合资源、村企共建,吸引90后海外学子鲍成龙等青年人才入乡发展,帮助提升村庄农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和运营管理能力,实现安葵民宿、兰里乡村私塾等一批核心项目落地水碓坑村,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140万元。
今年以来,瓯海区聚力打造青年文化IP、青年创业项目、青年社群网络,大力实施“乡村项目主理人引育计划”,实行乡村青年议事“圆桌派”,持续吸引青年人才担任乡村“共富合伙人”,推动打造“十名头雁运营商、百名乡村合伙人、千名数字游民”的乡村青年人才矩阵。
持续探路
“引育用留”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引一批人才,种一道“风景”。青春与乡村的这场邂逅固然美好,也面临诸多挑战。
青年入乡“引育用留”,是温州拓宽青年入乡路径,解锁青年入乡“留”量密码的举措之一,包括健全完善青年入乡招引机制,推行组团式引才;制订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完善激励机制;聚焦空心村、偏远村,打造返乡入乡创业平台;实施乡村CEO培育计划,探索农村职业经理人制度等。
温州各地也正在立足特色持续探路,差异化推进青年入乡发展工作,借“青”力量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以赛为媒,将青年嵌入乡村振兴。
日前,鹿城区藤桥镇联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启动“藤桥兴农π”青年入乡发展计划,今后将通过“党建引领、乡村出题、青年作答”的模式,发起乡村振兴青年创客挑战赛,培养孵化一批“乡村合伙人”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做大品牌,用青春点亮如画乡村。
聚焦“乡哈”品牌IP,泰顺县将以1亿元“乡哈·成长基金”支持青年创业,开展“乡哈·创想季”“乡哈·青年游”等活动,招引3000名以上青年入乡创业就业,培育50个以上青创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10%以上。
建强平台,让梦想扎根希望田野。
永嘉县委组织部在枫林镇成立“自在枫林”青年人才社区,通过建设一批青年喜欢的乡野生活空间、设立一套支持青年创业的产业赋能机制、扶持一系列落地的青年创业项目,构建一个帮助青年投入乡村创业和生活的服务组织。
瑞安市飞云街道杜山头村依托塘河生态资源与青年创业力量,以“SOHO青绿杜山”为核心,联动前金村、马道社区,推出集“露营经济、文创市集、农创体验”于一体的“微度假”旅游线路,实现了青绿生态与青创力量的融合发展。
做优服务,为青年打造安心港湾。
洞头依托东沙不夜港成立了“青年上岛”服务中心,为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联动全区资源推出“人才生态地图”,办理好青年“幸福要事”,谋划村情事务官、乡村运营家等载体平台,推动青年与乡村互促互进。
“青”跃山水间,这曲青春与乡村的交响,将在瓯越大地久久激荡。(记者 叶凝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