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132个“小切口、大撬动”改革项目落地实施

时间:2025-07-29 09:58:37来源: 意大利侨网


       温州网-《温州日报》讯  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作出“小切口、大撬动”改革重要部署。一年来,温州全面落实省委“132”总体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核心任务,围绕推动19项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累计推出132个“小切口、大撬动”改革项目、涉及具体问题399个、推出改革举措479条。

       案例就是路径。从市领导亲自研究改革目标任务,到各地各部门攻坚啃下改革“硬骨头”,一个个具体实践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蓄势赋能。

       机制改革破题 

       先行先试打通堵点卡点

       推进全市招投标领域治理改革,是提升公共领域投资综合效率的现实需要。

       龙港“暗标盲评”改革是一次新尝试。

       “我们打破传统模式下非标准化‘明标’,通过屏蔽信息、随机排序、模块化处理等方式,将投标文件转换成统一格式的‘暗标’。”龙港市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文件中字体、页数等12项要素可一键检测,投标文件制式、字体、页边距统一,没任何识别信息。

       “专家在评标过程中打分公平公正,整个项目招投标过程无异议、无投诉。”浙江首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徐经理如是评价。

       改革推进常遇未知,需试点先行探路。试点的进退行止,直接关乎改革成效。

       作为全国首批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试地区,温州构建全生命周期关爱服务机制,一体推进筛查预防、康复服务、融合教育、就业帮扶、关爱照护。

       瓯海区兴海路的“星融咖”是一家特殊咖啡馆,馆内几名大龄孤独症青年的咖啡师,19岁的皓皓便是其中之一。经培训,他已熟练掌握多种热门咖啡的制作。

       “孩子很喜欢这份工作,做家长的就希望他能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皓皓爸爸对温州孤独症关爱改革深有感触。

       微观即景,温州已构建“1+N”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发放全省首张孤独症青年营业执照,打造瓯融汇综合服务平台等大龄就业服务阵地。

       机制性突破更为企业谋来红利。如瓯海创新推出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保险,让科技转化装上“安全锁”。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研发的“循环稳定的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为首批投保项目。经过中国人保评估,该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保险保费由瓯海区政府全额补助承担。

       据中国人保温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险种为研究院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保驾护航,既能发挥兜底功能,还能实现前置的风险减量。

       路径创新破局 

       抓牢关键处激活增长极

       一张机票,能变成超值游玩“通行证”。回望今年“五一”假期,“一张机票游温州”改革带动客流攀升,温州机场迎送旅客近19万人次。

       “搜索机票时看到‘一张机票游温州’活动,就临时决定在这玩两天。”来自福建宁德的游客王女士本是途经温州,被活动吸引,带孩子游览了江心屿和楠溪江。

       “小票根”何以撬动文旅“大消费”?“机票+景区”联动是关键:凭抵温机票可享受30个收费景区景点免门票,13个景区景点门票和项目5折及以下优惠;温州全域可免费游览的景区景点达80个。

       截至7月20日,“一张机票游温州”已吸引19.62余万航旅游客享受景区优惠,旅行社累计组织7191个航空旅行团队,为机场增添超27.46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

       改革的靶心,始终要对准实际存在的问题,唯有找准关键突破点,才能推动“真解决”。

       城市小区是基层治理最小单元,往往存在自治能力弱、民生诉求回应难等问题。鹿城重塑小区治理体系,改革以来,攻克了76个小区30年未成立业委会、225个小区长期缺乏专业物业的治理难题。

       “三方协同”是改革举措之一,即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同共治。鹿城营楼桥社区营楼花苑的老旧电梯更新,便是依托“三方议事堂”得以推进的——

       社区邀请街道城建办、业委会、物业等召开“三方议事堂”5次,联合街道物管办、业委会、物业等20余人成立督导小组,最终历经45天平稳完成8部电梯更新改造工作。

       强城引领破圈 

       巧布一子落带动全盘活

       日前,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领域规格最高的“UP前沿论道”论坛上,温州作为受邀发言单位中唯一的地市级城市,向全国分享了规划改革经验。

       经验背后,温州以建立市规委会会前审查事项清单、专项规划管理清单为突破口,探索全市域一体化规划统筹机制改革。

       展开城市版图,鹿城、龙湾、瓯海、洞头、永嘉、乐清、瑞安所辖76个镇街,已整体纳入温州中心城区实施一体化规划管理。改革后,规划中心城区面积从980平方公里拓展至2622平方公里,人口承载能力从300万提升至650万。

       改革并非局限于单点突破,而是着眼于带动全盘活的变革。

       镜头转向公路,一辆满载4529箱冰淇淋的TIR国际运输专用车辆,从温州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出发,前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标志着浙江省至中亚地区的首条TIR线路顺利开通。

       这是瑞安在全省首创的创新TIR国际公路运输模式,可以实现“门到门”“点对点”运输。“这种运输方式‘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能够更好实现全程冷链保鲜。”温州市聚鑫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日上为此点赞。

       截至目前,我市已开通至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共5条TIR路线,共有564.47吨货物通过TIR运输出境,温州海关监管TIR车辆45辆,货值2508.82万元。

       改革,本就是在直面问题中步步深化。温州将以闯劲续写好改革新篇,在破解深层次矛盾中开拓新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多温州力量。(记者 叶凝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