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琪、邹德浩老师:两千年一衣带水,患难见中日真情

时间:2020-02-16 18:27:26来源: 意大利侨网





       2月3日,在中国外交部的一次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提到21个国家政府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中方捐助的疫情防控物资,2月2日已运抵中国。在中国人民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关键时刻,外界的每一份驰援,中方都铭记在心。很多媒体注意到,华春莹对这些国家说了五次感谢,而在这21个国家中,日本排名第二 。

       2月10日,日本执政的自民党高级干部会议决定,该党所属的国会议员每人3月工资扣除50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300多元)作为支援中国抗疫的支援金。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说:“邻居家有事的时候,我们给予支援是理所应当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早在1月23日,日本首相安倍就公开表示,要全力支持中国抗击疫情。日本外相茂木敏也表示,遇到困难时倾力相助的朋友才是真朋友,日方愿向中方提供全方位支持帮助。
 
       2月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会见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和公明党干事长齐藤铁夫。二阶干事长表示,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感同身受,日方愿举全国之力,不遗余力地向中方提供一切帮助,与中方共同抗击疫情。我相信,只要日中两国团结合作,就没有办不成的事。齐藤干事长表示,我相信日中两国加强合作,一定能够阻止疫情蔓延并早日战胜疫情。公明党愿与自民党精诚合作,确保习近平主席今年春天对日国事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孔大使表示,每当遭遇重大灾害时,中日两国总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疫情发生后,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执政党及社会各界第一时间表达慰问,并在紧要关头雪中送炭,提供大量防疫物资,全面支持中国抗击疫情。我们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
 
       日本随后撤离在武汉的侨民,而飞往武汉的空飞机上,装满日本政府援助的口罩、防护衣等物资。这就是华春莹曾提到的细节:一些捐赠给武汉的日本物资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提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笔者不由想到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北部的大明寺,这座已有1550多年历史的古寺更因唐代鉴真和尚的故事驰名中外,而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播佛教戒律、兴造寺庙佛像,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而被日本人民奉为文化恩人。鉴真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罕见的杰出人物,也是开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亲善使者。 

       不畏艰险,六次东渡

       在大明寺建寺以来的漫长岁月里,高僧辈出。最出名的就是公元688年出生于扬州的鉴真。鉴真14岁出家,20岁西游长安、洛阳,研习佛学、建筑、雕塑、书画、医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27岁回扬州大明寺,46岁时被江淮僧俗尊为一方宗首。唐天宝元年(742),日本著名学僧荣睿、普照来大明寺叩请一位传戒师“东渡兴化”。
 
       鉴真不畏艰险,历经十年,五次东渡失败,在双目已经失明的情况下,坚忍不拔,于753年12月20日抵达日本,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鉴真受到日本举国上下的热烈欢迎,成为日本律宗开山祖师,他的精神与成就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不仅使佛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鉴真不仅给日本带去了佛法,更给日本带去了先进的盛唐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被日本人民尊称为“文化恩人”、“律宗始祖”、“医药之祖”。当年随同鉴真东渡的除了17名僧人学者之外,还有数十名懂中医药、种植、建筑、雕塑、绘画、书法、音乐、刺绣、漆器方面的能工巧匠,甚至会做豆腐的手艺人也踏上了东渡的征程。

       鉴真在日本留居10年,唐代宗广德元年(763)5月6日,鉴真在日本奈良唐昭提寺圆寂,享年76岁。鉴真东渡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其弟子为鉴真膜影,用传统的“干漆夹苎”工艺立像,传世至今。

       山川异域,风月一天

       “山川异域,风月一天”有什么典故呢?前不久,笔者访问了大明寺主持能修法师。能修介绍说,1921年,主持两淮稽核所事务的日本人高洲太助考证得知唐朝出自大明寺的大和尚鉴真的事迹后,决定为纪念鉴真东渡日本史实而立碑,并特意请日本东方文化学院院长、文学博士常盘大定撰写碑文。碑额“山川异域,风月一天”分两行竖排,由当时的江苏省省长前清举人韩国钧正楷题书,高洲太助委托扬州著名石工黄绍华镌刻,立于寺内。

       此后,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不久侵占东北全境,全国各地迅即掀起抗日救国运动,民众自觉抵制日本人在华的一切行为。扬州的抗日积极分子获悉大明寺内有日本人竖立的石牌,意欲上山砸毁。寺庙僧人知道此牌具有文化价值,事先将石碑埋入土中,对外则佯称已经先期自行销毁,石牌得以幸存。

       直到1963年,大明寺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为纪念唐代大和尚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两国佛教、文学、艺术、医药等各界人士要举办各项活动,人们才寻找出这块石牌,再次竖立于大雄宝殿的西侧。这块石牌是现今国内发现的考证鉴真史迹最早的记载和物证,它为研究鉴真和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也为弘扬鉴真事迹、在大明寺建立鉴真纪念堂等一系列活动奠定了基础。

       祖师宗风,中日见证

       1978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访问日本期间,赴奈良唐招提寺参拜。唐招提寺森本孝顺当面向邓小平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让唐招提寺内珍藏的鉴真塑像“加国探亲”,让鉴真和尚重归故里。其实,很多年来,森本孝顺长老已经多次向中国方面提出过这一请求,一直未能如愿。出乎意料的是,邓小平副总理对此表示欢迎。 

       1980年4月,鉴真大师的干漆夹苎像运抵扬州,供奉于大明寺鉴真纪念堂正殿内。鉴真大师终于回到了阔别1200年的故土,森本孝顺和中日僧众的宿愿终于得到实现。此段佳话曾在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都引起不小的轰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要媒体都做了大量报道,文化影响不断扩大。

       随着钟楼、鼓楼、卧佛殿、弘佛亭等的修建,特别是九层高的栖灵塔巍峨屹立于蜀冈之上,更成为扬州市的重要地标性建筑,每年都吸引中外宾客百万人以上。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建造的栖灵塔,对文人墨客的吸引力颇令人感到意外,诗人李白、刘长卿、高适、刘禺锡、白居易等相继登临,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大明寺反而以塔闻名了。

       如今,日本政府援助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物资包装箱上, “风月同天”代替了“风月一天”,一字之差,让人看到了同处亚洲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面临病毒一类的共同灾难,患难与共,雪中送炭,并肩抗击人类共同敌人的情感和行动,让当今世人感谢,也会让后人不能忘怀和感动。

       心怀苍生,大爱无疆

       中日两国同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日本是中国的重要近邻,也是除了我国之外,唯一官方要求使用汉字的国家,这尽管是文化层面的现象,但也可以说是两国关系源远流长,有友好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当年周恩来总理曾把中日两国关系高度凝炼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作为历史性的概括,至今依然令人沉思。

       能修法师强调,习主席提出“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而是道德与信仰,与智者同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这些话讲的太好了!鉴真大师当年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日本长老西山明彦又专程来访,这对弘扬鉴真精神,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共同续写新的篇章也有非常宝贵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对日政策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是中国一贯的对日政策。这次日本政府在中国人民遇到困难的时刻伸出友谊之手,作为第一批援助国给世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日两国人民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正在开创新的局面。既然一千多年前中日两国在科学文化方面的相互交流都能够如此密切,我们完全可以预言在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条件下,中日两国的全面友好合作,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必将向着新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发展下去,为东方的文明发展,为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应有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