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3 10:20:54来源: 意大利侨网
生于上海、长于日本、求学美国,35岁就已获得过多项国际电影奖项。
他拍过广告、创过业、拍过纪录片,还梦想用CG技术拍科幻电影……
他这样描述对自己作品的感受:拍摄风格类似好莱坞,人物描写很有日本风格,故事展开符合中国人的感情……
本期“华裔青年说”,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华人导演张时伟的光影故事。
以下是与张时伟的对话:
Q: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喜欢上电影的?又是什么时候决定要当电影导演的?
张时伟:我是在9岁左右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电影。当时,我受舅舅的影响,看了各类好莱坞影片,从而迷上了电影。
一次,在电视上看了电影拍摄背后故事的节目,了解了电影导演这个职业,从而萌发我想成为做电影导演的梦想。
Q:创业最初,您是从拍摄时尚杂志的视频广告开始的,是什么机遇让您从广告转向电影行业的?
张时伟:其实,拍电影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但最初我必须在视频领域汲取经验。
我从美国的大学毕业后去了中国。很幸运,做了时尚杂志的广告导演,在广告视频领域积累了一些经验。
广告制作最重要的是花各种心思,让不起眼的东西和人物看起来漂亮、时尚。通过实践我也熟悉了具体的拍摄手法。
但是,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创作的作品中缺少(电影里必须的)表达故事的要素,觉得这样下去会离电影导演这个梦想越来越远,所以回到了日本,并导演制作了一些有关描写人物故事的纪录片。
Q:起初拍摄纪录片对您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当时周围人有什么样的反馈?
张时伟:起初,拍摄纪录片最辛苦的是,没有完全理解想要融入影片中的“主题性”和“表达思想”,事前也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果拍了长达几十个小时的无用视频素材,成片后也被周围的人说“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变成了一部无聊的作品。
纪录片不仅仅是“真实”的表现,也是构思电影 “故事”的表现。所以拍摄的时候,要好好构思计划,对拍摄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等也要做各种设想,然后拍摄时随机应变。
这样,拍摄中就很快知道需要拍什么,不需要拍什么,可以灵活地应对拍摄时发生的意外。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就可以拍出主题清晰,故事有趣的纪录片了。
Q:您曾经在美国留学学习电影6年,在美国的学习经历对您的电影风格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又是如何体现在您的电影之中的?
张时伟:我在美国大学学习电影导演课程的期间,学习了电影的历史和电影的构造论、作为电影导演所必须的想法和技能等基础知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想要让观众欣赏,必须让观众“共鸣”、“感动”。
“怎样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并感动呢? ”
无论是写剧本的时候,还是拍摄和编辑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是这样一边思考一边想象着制作。这时我也学会了,影片源于生活,努力让自己去意识到在什么样的地方会使人感动,能产生共鸣。
我除了受到中日两国文化影响以外,还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因为高中毕业后去美国留学了6年,所以我认为自己也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影响。 我在北京和上海工作了两年半左右,这才算是真正接触到中国文化。
不仅仅是和中国朋友的相识、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在那两年半里学习了历史和工作方法,深深地沉浸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 通过这个过程,让我彻底地受到了三种文化的影响。
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些是否会影响自己的电影制作。我总是抱着“自己方式的好莱坞电影”的想法来制作影片。当有人问到我完成电影的感想时,我会说“相机的角度和编辑的方式类似好莱坞影片,但是人物描写很有日本风格”,“符合中国人感性的故事去展开”等。
根据每个人的理解,大家对我的电影的的感想虽各有不同,但都认为不是好莱坞式的、日本式的、中国式的,其实是有三种文化混合的风格。
我也认同我制作的电影,在故事和技术等所有的电影制作方面,都融合了中、日、美三种文化的影响。
Q:在您曾经拍摄的《华人系列》纪录片中,有没有最令你感动的故事?您是如何用镜头的语言来展示这些在日华人生活的?有没有产生一些共鸣?
张时伟:在纪录片《华人世界》系列作品中,最打动人心的是中国拳法家常松胜的故事。
他在日本经营他自己的功夫教室,招集了很多徒弟学习中国功夫,到今天为止在日本已经有了约2万多名徒弟。
通过对常松先生的拍摄,发现了他温柔,为人助乐的人品,并被许多日本弟子敬仰,这让我非常感动。
因为想制作非常高品质的作品,所以在拍摄之前和采访对象进行了多次电话商讨,详细企划并进行了拍摄。从观众的角度,如何才能让他们的故事产生“共鸣”,“感动”来制作。在试拍期间,也请教了中国知名的纪录片导演,给了我很多建议,最后完成了作品。
这个系列的纪录片在各个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对我的职业生涯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Q:如今越来越多的华裔导演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您之前也曾获得许多国际奖项,您觉得这对于整个电影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时伟:现在越来越多的华裔导演参与拍摄国际上大制作的电影。作为中国人,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这也说明华裔导演受到了国际影坛的关注。
另外,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有拍恐怖电影的,也有以前是记者出身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充分发挥,得到一定的评价后,才能获得拍摄大作的机会。
就我自己而言,每制作一部电影获得的奖项也在增加,我觉得自己作为导演的技能也在提高。我想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发表作品,并为将来能拍摄出更好的作品而努力。
Q:未来有没有想要尝试的电影风格?有没有与中国有关体裁的电影想要拍摄?
张时伟:我非常喜欢机器人和外星人的科幻电影,所以接下来想制作采用CG技术的科幻电影。现在,拍摄项目本身正在一点点地推动中。 但是,无论故事多么不可思议,都一定是给观众带来“共鸣”和“感动”的作品。
关于中国的题材风格,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匠人们的世界很感兴趣,同时也对中国最先进的技术感兴趣,所以想制作与这些相关的作品。(稿件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ID:qiaowangzhongguo 作者:曾小威)
东西问·汉学家|秘鲁汉学家柯裴:客家人搭建中秘文明交流桥梁
2024-11-15书香盛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盛大揭晓
2024-11-14中新真探:糖尿病都是吃糖太多导致的吗?
2024-11-14杭州良渚文化大走廊:让文明瑰宝拥有更多可能
2024-11-14President Trump and the oil painting Prayer by a Chinese artist
2024-11-14东西问丨杨佴旻:怎样把中国水墨画推向世界?
2024-11-13这场论坛,诠释中法人文“双向奔赴”
2024-11-13国际奥委会委员:中法文化在奥林匹克美学中交融互鉴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