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药文化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价值意蕴

时间:2022-01-18 08:03:39来源: 意大利侨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文化理、法、方、药融会贯通,其中蕴含的哲学观念、价值主张、思维方式对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独特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在防治重大疾病方面成效显著

  在当今世界医学总体格局中,我国的传统医药历史悠久、成果丰硕,传承创新生生不息;现代医药发展迅速、实力雄厚,融通进步空间广阔。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展中西合璧的新医学前景光明。

  我们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方针就是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在防治重大疾病方面成效显著,屡获验证。上世纪50年代防治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70年代防治疟疾,2003年防治非典,2009年防治禽流感,中西医结合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减少轻症向重症转变、缩短病程、帮助患者康复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西医并重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独特价值

  中西医并重,我国独特的医药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了生动的样本。其中蕴含的人民健康至上、中西医协调发展、和平发展的理念,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发扬光大。

  坚持人民健康至上。人民至上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特征。医药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处处体现对个体生命和人类命运的关注与关怀。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中医仁心仁术的传统,无不昭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我国医疗卫生的基本方针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彰显了中医药文化关于天人和谐、防治结合、形神共养的积极成分,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又开辟了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也为人类破解健康难题作出了中国贡献。

  坚持中西医协调发展。中西医并重,“重”在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让医学护佑人民健康的协调性得到更充分的彰显。这既是中医药几千年来兼容并蓄的精神特质,也是我们党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现代西方医学是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代西方医学也有自身的不足:过度重视个体而忽视人群,重视治疗而忽视预防,重视生物因素而忽视社会文化因素。我国提出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医药文化的优势,更加重视调动全社会力量,实现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有助于提高人民整体的健康水平。

  坚持中西医和平发展。世界文明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作用过程,中西医并重,可以充分发挥两种医疗模式在护卫人民健康中的作用,是不同文明实现和平发展的生动范例。中西医药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屠呦呦在诺奖颁奖演讲《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中说:“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我们应坚定文化自信,始终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地位,自信而有原则地吸收他人之长,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姿态发展中医药,在巩固和强化中医药主体性的同时融入现代科学,探寻增强中医药自身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途径。

  总之,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应该充分发挥中西医并重的力量,在这方面,医学药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大有可为。(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刘 晟,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