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0 14:34:43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社合肥5月19日电 题:虚拟人走红“Z世代”:未来虚拟人懂情感有温度
中新社记者 张俊
俏皮可爱的虚拟人形象、顺畅自然的肢体动作、温柔亲近的语音互动……近日,虚拟偶像、虚拟主播等虚拟人走红网络,尤其在“Z世代”中受到欢迎。
1997年出生的王典石是一名动漫发烧友,从初代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洛天依,到虚拟人“冰冰”、虚拟学生“华智冰”,他都一直在关注。在王典石看来,虚拟人相较于卡通动漫人物,在形象和性格方面更贴近于真人,特别是互动交流的功能让他感到新奇。
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虚拟形象技术研究主管何山正与同事开发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虚拟人。
追溯虚拟人的起源,何山认为,虚拟人的基础是最早的计算机图形学,从计算机显示图形开始,人类萌发了对虚拟人的想象。此后,随着影视动画的发展,出现了虚拟人的形象。但对业内人士而言,虚拟人需要具有三方面特征,包括拥有人的外观、行为和思想等特征,拥有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的能力,拥有识别外界环境、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
何山介绍,从技术层面来说,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虚拟人驱动方案,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算法、真人动作捕捉等方案。以人工智能虚拟人为例,它的研发有三大难点,分别是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虚拟人的研发不仅是外在形象的构建,更关键是赋予其‘灵魂’。”何山说,目前,虚拟人的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虚拟人为何走红网络?青年导演齐振皓从事虚拟现实产业已有10年时间,他认为,虚拟人在创造时被赋予了独特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它代表的是一种符号和文化,这是其能够吸引“Z世代”的重要原因。
“虚拟人走红离不开技术的突破、用户的需求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科大讯飞有声平台总经理郜静文从事虚拟人平台的运营工作。她认为,人工智能、虚拟引擎、动作面部捕捉等软硬件提升为虚拟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对视觉体验需求的提升,动漫文化、企业营销以及元宇宙的兴起,都让虚拟人成为焦点。
郜静文表示,虚拟人可以帮助人类进行重复性的工作和劳动,例如医院内的导医导诊机器人和新闻类虚拟主播;虚拟人可以成为人类的情感交流对象,例如儿童陪伴机器人;在互联网上,虚拟人还可以成为自我的表现形式,在“元宇宙”中塑造一个“数字分身”。目前,虚拟人在金融、教育、医疗、政企、文旅、娱乐、办公等场景都有应用落地,包括虚拟客服、虚拟老师、数字员工等。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未来虚拟人在形象和交互上将更加真实自然,在情感表达上会更加丰富细腻,也将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郜静文表示,未来的虚拟人应该是可爱和聪明的,它懂情感、有温度,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上帮助人类。这不仅是虚拟人的未来,也是人工智能的愿景。
2035太迟,只争朝夕——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直面“文化信仰”问题
2025-04-19东西问丨西索瓦·特索:如何借助艺术连接柬中友谊的过去与未来?
2025-04-18【寻味中华丨非遗】羽衣轻扬舞翩跹 千年傣舞共开怀
2025-04-17【文化观察】“文化+行业”何以成为新时代浙江文化建设的主战场?
2025-04-17东西问丨龙晓燕:泼水节何以“破圈”?
2025-04-16东西问丨李成:香港怎样促进中西方开展更广泛深入的人文交流?
2025-04-16意大利侨网:建设文化强国,加紧填补社会科学体系真空
2025-04-162025 年深圳(龙华)・米兰双城时尚周完美收官:四大亮点回顾,见证时尚与创新的交融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