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7 10:26:48来源: 意大利侨网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湖州5月26日电(施紫楠 姚玲利 谈杨苏)凌晨5点,浙江省湖州市一处民房内,71岁的王普生照常醒来。
搓手、摸头、擦脸、按椎胸腺……花上三刻钟活动筋骨,等到全身微微发热,他感觉到经络被打开、身体得到了舒展,“这样坚持了几十年了,活到老运动到老。”
从5岁习武至今,王普生与武术、打拳已相伴走过了66个年头,是大家眼中的“武痴”。在热爱健身的同时,他还公益普及武术知识,成为助力湖州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力量。
出生在台州椒江的王普生小时候体弱多病,于是被家里人送去远方亲戚家学习少林拳法。从那一刻起,武术就在他的生活里埋下了种子。
“有一群小孩子跟着姨父学少林拳,大的8岁,我最小。”王普生回忆,每天花上大把时间练习基本功,虽然辛苦,但练习了一年之后感觉身体素质确实变好了,对武术的热爱也日益倍增。
后来因母亲心疼,王普生训练了一年后便回家读书,但他在课余时间依旧坚持练习武术。“做人要能文能武,文能定国,武能安邦。”王普生牢记父亲的教诲。
“他就是个‘武痴’。”王普生的妻子说,结婚后的第一天,他照常早上4点半起床练拳健身。武术,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学毕业后,王普生被分配到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的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工作,一干就是37年。工作之余,他也坚持做武术公益培训,免费推广少林拳术、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械等。
2012年,王普生退休。站在生命的第二起跑线上,他果断选择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运动健康上。
读老年大学成为王普生退休后的第一站。他选修了感兴趣的中医养生保健、健身气功、太极拳等课程,深造两年后担任了老年大学太极拳械老师及太极社团的教练,把所学的健身知识借此机会分享给大家。
除了把日常时间花在公益培训上,王普生还想着如何壮大湖州全民健身队伍。2015年9月,在他的组织下,吴兴区武术协会成立。
在王普生看来,选人很重要,既要有公益心,又要有一身技术,“没工资,没补贴,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大家垮台,全靠大家拧成一股绳做事。”
就这样,一个公益培训性质的武术协会由此组建起来。他们带领团队深入乡镇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军营等地,连续四年为吴兴区公益培训民众累计10万人次以上,培养国家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00余名。
在王普生看来,学好一门技艺,就像建房子一样,毛坯要打好,粗加工、细加工再精加工。健身时,意气神三合一,不断地练,才能熟能生巧,悟性也很重要。
“马步的高低可根据自己的腿部力量灵活掌握。”“冲拳时要怒目瞪眼,注视冲出之拳,同时脚趾抓地,拧腰顺肩,力达拳面,拳回收时要旋腕,五指用力抓握。”……王普生在授课时,常常把各个细节要领仔细讲解。
也正是平日里的细心教导,跟着王普生学习的徒弟们学得很快,还在大型赛事中斩获佳绩。
“师父教得细致,动作要领细节都会指出来。”来自吴兴区埭溪镇的沈水妹是王普生的徒弟,学习了几年后,如今是埭溪镇武术协会的负责人,每周都会去学校授课。
沈水妹说,练习到最后,发现已经不是人练拳,而是拳练人,武术成了传承文明的纽带。而像沈水妹这样的徒弟,王普生带出不少。
如今,王普生的生活特别充实:上午在小区里打拳,下午在家练书法,晚饭后到白鱼潭公园散步,每天步数达到1万多步。他说:“父母给我取名,就是希望我能发挥一己之力普度众生,我想我会一直践行下去。”
2035太迟,只争朝夕——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直面“文化信仰”问题
2025-04-19东西问丨西索瓦·特索:如何借助艺术连接柬中友谊的过去与未来?
2025-04-18【寻味中华丨非遗】羽衣轻扬舞翩跹 千年傣舞共开怀
2025-04-17【文化观察】“文化+行业”何以成为新时代浙江文化建设的主战场?
2025-04-17东西问丨龙晓燕:泼水节何以“破圈”?
2025-04-16东西问丨李成:香港怎样促进中西方开展更广泛深入的人文交流?
2025-04-16意大利侨网:建设文化强国,加紧填补社会科学体系真空
2025-04-162025 年深圳(龙华)・米兰双城时尚周完美收官:四大亮点回顾,见证时尚与创新的交融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