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0 11:05:16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网广州11月19日电 题:摩洛哥“中国通”:共建“一带一路”要重视跨文化人才培养
作者:程景伟 朱英豪
中非合作专家、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18日来到广州珠江公园湾区书屋,举办《摩中合作60年》图书分享会。

早在1995年,纳赛尔怀着求学的梦想,孤身一人来到中国。“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过中文,自己找了一本有拼音的书自学汉语,但到了中国才发现学的都是错的。”活动现场,纳赛尔回忆起了当年踏上中国土地的情景。
自此,纳赛尔在中国生活和学习20余年,并在中山大学相继取得了管理学硕士和政治学博士学位,成为一位“中国通”。
纳赛尔的著作《摩中合作60年》一书,系统性地回顾了1958年到2018年间摩洛哥与中国的友好往来,梳理了两国建交以来多领域的合作情况。该书于2021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懿表示,这本书是纳赛尔用中文写就的,阿拉伯文和法文版同步出版,已经成为中国人了解摩洛哥,摩洛哥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纳赛尔的导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任荣伟来到了分享会现场,他和大家回忆了和纳赛尔相识的过程。任荣伟也认为,《摩中合作60年》已经成为了两国年轻人互相了解的窗口,促进了中摩年轻一代的交往交流。
在分享中,纳赛尔介绍了他牵头促成的许多两国合作项目,涉及清洁能源、海水淡化、土壤改良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纳赛尔称,中国一直抱着互利共赢的理念促进中非合作,“中国人很乐意把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知识传授给我们。”
纳赛尔认为,先进知识和文明成果的传播传递,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最大财富,这将促进人类的整体进步。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最关键的要素是人,是国际化、跨文化的人才。”纳赛尔表示,一般企业家谈到共建“一带一路”,往往最关注投资项目,可能会忽视跨文化人才的储备,最后项目就容易出各种问题,不利于深入长久的合作。因此,要更重视加强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人次的培养合作。
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侨”力量:意大利侨领姜际春在杭州市发起成立“龙门书院”
2025-11-24
成都锦江原创话剧《星空里的歌者》赴京首演在即
2025-11-20
《语言决定唱法》郁钧剑新书发布暨读者分享会在京举办
2025-11-17
第五届中国商业伦理大会郑州召开
2025-11-13
海外华文媒体“新文化”智库:如何理解文化为经济提供支撑?
2025-11-13
雷圭元設計文獻展亮相香港 攜手書寫深港雙城文化交融的新篇章
2025-11-10
XIE PEIKANG:全面解剖朝鲜足球,提升中国足球发展能级!
2025-11-10
让黄河之声唱响大江南北 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全国巡演盛大启幕
202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