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2 12:24:10来源: 意大利侨网
每年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挂艾叶、赛龙舟,龙泉人还有一个专属的文化仪式感,那就是端午正阳铸剑。这也是我国非常古老的风俗。
为何要端午铸剑?古人认为端午之日能够打造出正阳之剑,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就有明确的记载。
“吉时已到!击鼓鸣号!” 6月10日,端午节午时,在一片锣鼓声中,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正阳铸剑在龙泉市宝剑小镇活动拉开帷幕。国家级非遗项目龙泉宝剑锻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龙泉宝剑行业从业者等百余人,齐心共铸“正阳之剑”。
“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主持人庄重地朗读颂文,带我们穿越千年,感受龙泉宝剑锻造技艺的历史文化。在击鼓鸣号后,少女倒雄黄酒、投艾蒿于火盆,并点燃储火盆。非遗传承人代表上台引圣火,再由剑师点燃剑炉,寓意龙泉宝剑铸剑工艺薪火相传。
随后,现场百名铸剑师共同展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其中的铸铁、锻打、磨剑等环节。铸剑师们冒着1000多摄氏度的炉温,来回挥舞着手中的铁锤,对着通红的铁块折叠锻打,只见火光四溅,青烟袅袅,寓意将端午正阳之气注入正阳之剑中,铸就剑魂。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汤汝平告诉记者,历史上这一天所铸的龙泉宝剑都会在剑身上雕刻“正阳铸剑”等字样,以及铸剑的具体时辰。今年,他们也给现场每一把宝剑印上 “正阳之剑”印章,烙正阳印。
据了解,龙泉宝剑制作分为28道工序,其中最能体现龙泉铸剑技艺特点便是剑刃锻打,来回锻打3万多层,经过千锤百炼,淬火去余,就是一把剑胚升华到神兵利器的过程。龙泉至今保留着非常古老的铸剑技艺,在端午这天,人们还会用菖蒲、艾草、黄酒来铸剑。
“铸剑如做人,剑脊就像我们中国人的脊梁骨,我们每个人都要铸好自己心中的那把剑。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感受到龙泉剑所蕴含的价值。正阳之剑所铸造出来的是一种精神正气,需要我们代代传承下去。”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江龙表示。(来源:潮新闻 作者:共享联盟-龙泉 周彩萍 胡春麟 徐杰)
揭秘敦煌石窟艺术:“精美塑像馆”因何得名
2025-04-03东西问丨蔡葩:南洋文化何以扎根这个中国小城?
2025-04-03【东西问】柳长华:失传2000多年的“扁鹊医书”何以重见天日?
2025-04-02当“歪果仁”遇见中医、八段锦:现在腰没有那么疼了
2025-04-02东西问丨杨大伟:“新中式”服饰在海外如何才能走得长远?
2025-04-01《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来一场“东游行”,取一次“中国经”
2025-03-31东西问丨冯乃恩:恭王府博物馆如何向海外阐释“中式生活美学”?
2025-03-31中新网评:微短剧出海探索新兴“混血模式”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