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侨网:这样搞,浙江足球才有可能单挑日本!

时间:2025-04-22 08:57:49来源: 意大利侨网


        足球这项运动,从来不是国家越大、人口越多越好搞,而是足球系统集成度越高、足球理论越先进、足球文化的支撑度越强,国家代表队越容易出彩。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认为像浙江这样的省域,就可以打造一支水平比现有中国国家队更高的代表队。当然,这要求浙江足球界与“随波逐流”说再见!

        一、把低龄青训工作提升至最重要的高度。每个县市区至少都要布局各三所足球重点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为他们配备优秀的青训教练队伍。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小学的一二三年级,只练技术,不打比赛,参训小球员必须熟练掌握所有技术要领。小学四年级以后,再逐渐导入战术训练,安排实战训练科目。如果继续坚持要求所有年龄段球队出成绩,以此来对教练员进行考核,那么,我们永远看不到曙光。

        足球跟知识教育不一样,如果在技术训练环节输在起跑线上,那一辈子就没有翻身机会了,所以,低龄青训一定要谋求技术训练的质量。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决定一代球员的“生死存亡”。我们以前不重视这个问题,没关系,从现在开始必须在认识到位后全面重视。低龄青训的质量达到了100分,就意味着这一代球员以后怎么练、怎么踢都会成才!

        二、让足球文化去支撑竞技足球的发展。新时代的中国,各行各业都需要专属文化来支撑,对于足球这样的体育运动项目来说尤其如此。足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主脉,是全球最大的公共文化,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好这类文化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足球文化是舶来品,我们培育、发展足球文化,要本着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的原则对其进行改造,完成本土化改造以后的足球文化,我们大胆把它推向主流文化的高度,让其发挥平台文化的效能,去与其它文化融合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进行引领。足球文化的设计、培育和发展,光靠体育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整个宣传系统,特别是社会科学这条线,要给予强力支持。

        三、让学院派成为整个体系的“中流砥柱”。杭州师范大学成立足球学院,这是一项极具战略眼光的配套工程。怎么样培养学院派的足球管理人才,怎么样培养不同年龄段球队的技术教练员、体能教练,在国内几乎是没有经验可以遵循借鉴的,只能从体育院校嫁接一部分师资力量。这个领域,需要开展国际交流,但是,不能由外来的和尚领衔主导,我们要致力于建设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确立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四、国际交流合作要有明确的指向。浙江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为浙江足球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浙江足球与世界交流的最大底气。杭州、温州的国际交流合作可以瞄准浙江的友好省县日本静冈县,静冈县是日本的第一足球大县,社会足球、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均可圈可点,不仅拥有清水鼓动、磐田喜悦这样的著名职业足球俱乐部,也拥有名扬全日本的校园足球班霸球队——静冈学园队。金华(义乌)则可以打造中非足球深度交流融合的中心城市,每年定期举办中非青年足球锦标赛,城市球队的引援对象可以锚定非洲优秀青年球员,继而打造非洲天才青年球员集训营,发挥为国内其它球队培养外援的功能。当然,西班牙、意大利、巴西的华侨华人推动的合作交流项目也可以有机导入,成为体系发展的补充。

        五、搞职业足球要用足经济强省这张王牌。像浙江这样的经济强省、改革开放新高地,搞职业俱乐部足球如果还需要政府投钱、还需要国企注资,那跟职业化以前体委主导的专业队有什么不一样?浙江搞足球,格局再大一点,定位再高一点,政府的引导力再强一点,别说浙江省最有钱的那些老板一定会成为浙江FC的股东,美欧的商业资本、阿拉伯的资本,还有侨资,都会对浙江FC非常感兴趣,到时候,恐怕我们会有所选择,毕竟足球与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期待在2025年的某一天,由官方主导、层级非常高的“浙江足球发展大会”能够正式创办,以此庆祝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好足球这个系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配置!(作者:意大利侨网核心团队  执笔:XIE PEIK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