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邀您关注系列纪录片《大先生——中国教育名家列传》,了解“大先生”到底什么样?
《礼记·曲礼》有载:“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这里“先生”指的是老师,只有在人格、品德、学业上能为人表率者方能称之为“大先生”,所以纪录片中的“大先生”是这样的: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90多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她用一堂堂生动鲜活的语文课帮助学生们涵养品格、启迪心智。为了改变叛逆少年,她邀请学生到家中长住;为了让新入学的孩子感到被重视,她仅凭照片就记住了全班所有学生的名字。于漪认为,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是发光体。于漪永远铭记于心的是她中学时代的校训“一切为民族!”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年少时毅然将名字改为“卫兴华”,以表振兴中华之志,并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中国影响力和发行量名列前茅的经济学教材。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生产力多要素论等在经济学界影响广泛。
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高铭暄,全程参与编纂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刑法典》。他倾注了25载光阴,历经38稿撰写、修改和完善,为发展中国刑法学学科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和宝贵经验。而今他已经桃李满天下。
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奠基人顾明远,从教70余载,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成立至今,几乎所有的重大教育改革。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中国在1996年设立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为国家师资力量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潘懋元,15岁就走上讲台,从事教育事业80多年,主编了全国第一本《高等教育学》专著,推动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阿姨”的龚全珍,从少年立志教育报国,到中年扎根乡村教育,从学生们的“妈妈”,到幸福学习小组里的“奶奶”,她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命运。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大先生——中国教育名家列传》》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