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7 16:06:16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夏宾) 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不能少了“盔甲护具”。中国官方表态称,目前,防护服的生产供应已经由十分紧缺转为能够满足需求,但防护服的生产供应仍不能放松。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防护服需求陡增,服装厂纷纷转产防护服,用实际行动支援一线,抗击疫情。中新社记者近日从企查查获取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4日,全国所有企业中在企业经营范围内有新增“防护服”的企业数量达1541家。
转产之外,“防护服”相关的企业也大量涌现。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今,“防护服”相关企业波动增长,但2020年前三个月新增量已达历年之最,新增979家,超过2019年一整年的增长量。
细分来看,今年2月防护服生产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达827家,相比今年1月的51家新增量,2月环比增长率高达1500%,而相比去年同期来看,今年2月的同比新增量为793家,同比增长率达2300%。
中国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在3月4日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说,每日我们协调保障湖北地区防护服的数量达到了25万件,已经连续十几天超出湖北地区的需求。下一步,在充分保障湖北地区需求的同时,要兼顾全国其他地区的防控需要,同时也引导企业注重疫情形势的变化,增强生产柔性,确保产品质量按需组织生产,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她还强调,中国是防护服生产的大国,我们也鼓励国内防护服的生产企业积极对接国外需求,按相应标准规范生产出口,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作出贡献。
随着中国开始发力恢复经济生产工作,测温仪是保证安全复工复产的关键设备。中国工信部此前发布数据称,受开工影响,手持式体温检测仪需求量将攀升至55万台。
测温仪市场将因疫情而“走俏”。智库赛迪顾问发布的红外体温检测仪产业链和产能分布报告则显示,2018年中国国内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的产量为25万台,2019年也仅上升至30万台。预计受疫情影响,2020年市场需求有望得到超常释放,产能将被进一步刺激,全年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的产量有望达65万台。
需求猛增下出现了大量的“入局”企业。以测温仪中的额温枪为例,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共有357家企业从事额温枪的相关业务。值得注意的是,为抗击疫情,2020年以来,中国共新增63家经营额温枪业务的相关企业,且均于2月之后新增成立,占整体数量的比重高达近18%。
此外,据业内人士介绍,红外额温枪等产品的关键零部件是热感芯片和MCU(微控制单元),这也是整个额温枪产品供应链的最上游。上游原材料市场也散发着吸引力。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指出,2020年开年至今,全国范围共新增了705家芯片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50%。
中国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王伟在2月2日的一场发布会上称,目前中国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日产量已达800台左右,未来日产能有望达1500台,手持式测温仪日产能可达15000台,随着生产企业陆续复工,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完)
中国明年将发射梦舟一号等4艘飞船 航天员开展1年以上长期驻留试验
2025-11-01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天宫” 中国航天员完成第7次“太空会师”
2025-11-01
12段话速览“十五五”时期发展重要着力点
2025-10-30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2025-10-3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0-29
库车市前三季度文旅业绩创历史新高 年接待量首破千万人次
2025-10-27
署名文章: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2025-10-27
数十家境内外媒体走进广西南宁:感知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脉搏”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