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2 16:50:11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两会特写)夜幕中的发布会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夜幕中的发布会
作者 黄钰钦
5月21日晚9时40分许,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这是一场特殊的发布会,大会发言人与记者身处两地,通过荧幕相连接。荧幕的两头分别是人民大会堂和梅地亚新闻中心。身处梅地亚新闻中心的记者提出问题,发言人在人民大会堂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回答。

步入梅地亚新闻中心,记者看到,在发布厅外的长桌上,已备好一次性口罩和免洗洗手液。发布厅内,记者席分为南北两区。由于记者数量压缩,中外媒体在首场发布会上“站无虚席”的场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80余张有序排开的座椅。每张座椅上都放有酒精消毒棉片,座位前后左右之间保持着1米的安全距离。
梅地亚新闻中心发布会现场不再设主席台,三块大荧屏置于大厅正前方,人民大会堂的画面通过网络实时回传到梅地亚的屏幕之上。有现场记者将三块荧屏比作“窗户”。
虽然不是身处第一现场,但大会发言人张业遂走上主席台隔着荧幕向在场记者挥手致意时,梅地亚现场依然响起一阵快门声,许多摄影记者从不同角度对着荧幕记录下这一瞬间。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会场中的荧幕成为外界了解中国这一重大政治例会的重要窗口。虽然记者与发言人处于不同的物理空间,但在信息的传递上却没有任何阻隔。首场发布会依旧“干货满满”。
在历时近1小时的问答中,张业遂共回答8个来自中外媒体的提问,而“公开透明”成为问答中的重要关键词。
——就全国人大会议本身而言,会期缩减采访,公开透明的力度不减。张业遂指出,“大会将继续秉持公开、透明的精神,通过网络、视频、提供书面材料等非现场方式积极提供各项服务”。
——在介绍民法典编纂时,张业遂借用数据讲述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出台过程,“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当被问及如何回应美议员对华涉疫指责,张业遂以事实说话,“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尽最大努力开展国际抗疫合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当晚发布会结束后,人们离开梅地亚新闻中心时已近夜里11点。

记者了解到“夜幕中发布会”的特殊安排,既源于大会的法定程序要求,也是出于第一时间向外传递信息的考虑。就在发布会前,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刚刚举行预备会议,表决通过会议议程。随后,大会发言人经法定程序产生。
而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的“无奈之举”,但现场记者也都表示理解,因为这也是最大限度满足新闻报道需求的务实之策。
这场夜幕中的发布会也展现出一个新的趋势,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嵌入日常生活场景,中国未来的信息发布或将不再限于一时一地,“云端”发布使得人们有了更多期待。(完)
中国明年将发射梦舟一号等4艘飞船 航天员开展1年以上长期驻留试验
2025-11-01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天宫” 中国航天员完成第7次“太空会师”
2025-11-01
12段话速览“十五五”时期发展重要着力点
2025-10-30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2025-10-3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0-29
库车市前三季度文旅业绩创历史新高 年接待量首破千万人次
2025-10-27
署名文章: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2025-10-27
数十家境内外媒体走进广西南宁:感知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脉搏”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