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在浙江安吉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18-05-21 08:35:06 
分享:
        浙江在线5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庆丽 杨新立 通讯员 陆健斌 李佳)茶山竹海,绿意绵延。5月20日,安吉溪龙乡黄杜村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传来,当地干部群众欢欣鼓舞,倍感振奋。

  今年4月9日,黄杜村盛阿伟等20名党员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该村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并提出愿意捐献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日前,总书记通过中办转达了对他们的问候,充分肯定这种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勉励大家把帮扶困难群众这种事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带动更多人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亲切的问候,充分的肯定,给浙江大地带来无限暖意。

  省委书记车俊作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安吉溪龙乡黄杜村党员致富不忘党恩,主动帮扶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各级党委、政府把好事做实,扎扎实实做好扶贫脱贫工作。”

  20日下午,根据省委要求,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赶赴黄杜村,传达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

  当地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安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将始终铭记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诲,不忘初心,感恩奋进,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地和模范生。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有一种指引,历经15年时光依旧无比清晰

  “浙江安吉溪龙乡黄杜村的党员同志们,总书记收到了你们的来信……”下午2时,在黄杜村女子专业合作社的厂房里,来自湖州各级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以及黄杜村党员群众约50人汇聚一堂,认真聆听总书记的指示内容。

  “一晃15年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杜村的情景好像就在昨天。”人群中,安吉递铺街道退休干部梅喜英回忆往事,难掩激动之情。

  2003年4月9日下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调研生态县建设时来到黄杜村。当时,还在溪龙乡乡政府工作的梅喜英,负责介绍村里白茶基地的建设及发展情况。习近平听后称赞这里:“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如今,这10个字已被刻印在村中白茶基地的大石上,也化为黄杜村乃至整个安吉县坚持绿色发展、不断壮大白茶产业的强大动力。

  “总书记对黄杜村的关心,就是对安吉县的关心;对黄杜村的厚望,就是对安吉县的厚望。”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说,要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传递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名党员群众,让“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安吉蔚然成风。

  15年来,习近平对湖州持续不断的关心与肯定,让湖州干部群众深感自豪,同时感到重任在肩: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5年2月12日,在接见参加全国军民新春座谈会的代表时,叮嘱湖州继续“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在今年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专门提到安吉的余村和鲁家村;这次,他又对黄杜村20名党员的信件作出重要指示……

  “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马晓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州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5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2: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有一种坚持,推动安吉山村走上振兴之路

  初夏午后,一场细雨不期而至。总书记的亲切问候,如同这清凉的雨丝,滋润着黄杜村数百户茶农的心田。

  “在安吉,黄杜村一直很有名,以前是因为穷——这里曾是全县最贫困的村之一;现在则是因为富——我们是安吉白茶第一村。”说起黄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感慨颇多。

  黄杜村山多地少,1997年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为了致富,村干部曾带领村民种过辣椒、板栗、杨梅、菊花,但始终没有实现“富起来”的愿望。1998年,溪龙乡提出“在山区种植1000亩白茶助农增收”,从那时起,黄杜村的白茶产业呈燎原之势发展起来。到2003年,村民人均年收入首次超万元,茶农们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如今,黄杜村村民经营茶园4.8万余亩,产值超4亿元,人均年收入超3.6万元,家家户户造起了小别墅,开上了小轿车。

  片片茶园,让荒山复绿、村民富裕,也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的黄杜村不仅卖白茶,还卖起了茶山风景、饮茶文化,向着三产融合的方向大步迈进:休闲观光园区、帐篷客酒店、白茶民俗村令人心旷神怡;茶食品、茶含片、茶博园风生水起;“印象溪龙”实景剧、白茶手工炒制非遗、白茶会客厅目不暇接……“2017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显示:安吉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4.87亿元。

  “致富不忘党恩,先富帮后富”——

  有一份深情,蕴藏在一株株青翠的茶苗中

  饮水思源,富起来的茶农们没有忘记,创业之初,党员干部带头种茶开拓市场、多方奔走争取政策资源、想方设法引进先进技术的一件件好事、实事。大家都说,安吉白茶能有今天,一靠自然禀赋,二靠党的领导,三是茶农的辛勤付出。其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前提,党的领导是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贫困百姓记在心中,时刻不忘他们的困难与发展。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总书记上高山、下海岛、进牧区,深入贫困地区,亲自指导脱贫攻坚。”盛阿伟说,“这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为基层共产党员,我们也应该尽自己的力量表达对党的恩情,为党分忧。”

  村党总支经过酝酿,向全村党员发出了“向贫困山区支援种植5000亩、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的倡议,20位党员种植户迅速响应,贾伟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们承诺不需要任何回报,并全方位辅导受捐农户种植茶苗、管理茶园、采摘加工等技术,确保白茶的品质和效益,使他们像我们一样脱贫致富。”贾伟说,决定捐献茶苗以来,20位党员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找到适合种植白茶的贫困地区,如何向他们输出种植技术、经营理念等细节问题。作为溪龙乡新青年创业联盟的会长,贾伟还打算召集全乡的青年白茶种植能手,组建技术指导小组,通过网络远程指导受捐农户种植白茶。

  安吉县发改委党组成员于淑芬告诉记者,县发改委正准备召集县农业局、溪龙乡、白茶企业代表等谋划具体的捐赠方案。同时还将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选好捐赠地区,确保茶苗质量,加强技术指导,做到捐得准、种得活、长得壮、品质好、产出高、销售畅,使这些饱含安吉茶农深情的茶苗,在脱贫工作中真正发挥好作用。

相关Home news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