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0:41:57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 陈溯)在15日举办的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上,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发布了美丽中国建设最新成果。
成果显示,中国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过去十年,中国为全球贡献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草地面积39.68亿亩、居世界第一,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湿地总面积8.45亿亩,居全球第四。中国对508万多株古树名木进行全面保护,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80平方米提高到14.87平方米。
在防沙治沙方面,中国通过深入实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防沙治沙3.05亿亩,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率先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为世界提供了防沙治沙中国方案。
国家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了国家公园“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出台《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和2.9万多种高等植物,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
目前,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对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打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东北虎豹种群持续增加,东北虎数量超过50只,东北豹数量超过60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到6群37只。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65%的高等植物群落、74%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在北京、广州设立了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云南亚洲象北移南归获得世界点赞。
中国已全面建立起林长制体系,现有各级林长近120万名,构建起覆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的法律制度框架。
中国明年将发射梦舟一号等4艘飞船 航天员开展1年以上长期驻留试验
2025-11-01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天宫” 中国航天员完成第7次“太空会师”
2025-11-01
12段话速览“十五五”时期发展重要着力点
2025-10-30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2025-10-3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0-29
库车市前三季度文旅业绩创历史新高 年接待量首破千万人次
2025-10-27
署名文章: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2025-10-27
数十家境内外媒体走进广西南宁:感知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脉搏”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