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1 19:22:04来源: 意大利侨网
【点击链接进入中新网带视频页面】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5/01-01/10345881.shtml
中新网1月1日电 题:习近平新年贺词提到的这条巷子,为何叫“六尺巷”?
“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
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贺词中提到的“六尺巷”,正是中华民族谦和礼让、和谐相处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安徽省桐城市文城西路,有一条全长约100米宽约2米的小巷,这就是著名的桐城六尺巷。
巷虽窄,但蕴藏其中的“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理念,几百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世人。
据记载,清康熙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在京城做官时,老家桐城的亲人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宅基地发生争讼,张家人便写信给张英求助。
张英获悉情况后,当即给家人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收到诗信后,家人顿悟,主动让出三尺界墙。邻居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界墙。“六尺巷”由此得名,“张吴礼让”的美谈也流传至今。
“让墙”,体现了张英谦和礼让的品质,感动了邻人见贤思齐。六尺巷两端,有两块后人所立牌坊,一块刻着“礼让”;一块上书“懿德流芳”。据说,此后的桐城民间,每遇纷争,常以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而冰释。

六尺巷很窄,三人并行有些拥挤;六尺巷又很“宽”,人与人相互礼让、以和为贵,便能行得远、致广大。六尺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谦让美德,传递着和谐共生的智慧思想。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六尺巷,还有更多可挖掘、可利用的智慧和力量,也将继续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作者:郎朗)
数十家境内外媒体走进广西南宁:感知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脉搏”
2025-10-24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 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2025-10-24
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24
第三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开幕 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10-2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10-23
走進香港教育大學 黃亞洲、衣向東倡以文學與歷史對話 助力師生建立國家認同
2025-10-22
三星堆研究院:神秘三星堆背后的“解码者”
2025-10-21
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共绘文明繁荣新图景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