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时评:当我们谈死亡时,我们谈些什么?

时间:2020-04-24 15:32:56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社巴黎4月23日电 题:当我们谈死亡时,我们谈些什么?

  中新社记者 李洋

  “特朗普希望中国的死亡人数是多少?”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日前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被问及“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中国真实疫情死亡人数远高于官方数据”时这样反问。

  这让人想起多年前曾有一家地方媒体报道称某市有个经常发生车祸的“死亡谷”比往年少死48人。一个“少”字,让人嗅出字里行间对生命的不尊重。面对大灾大难大疫,死一个人对中国而言都算多,何况中国已经付出了四千多人的生命代价,特朗普究竟希望中国死亡人数是多少?

  死是一个沉甸甸的字眼,是每一个个体乃至家庭不可承受之重。正如日本导演北野武在2011年日本强震时所说,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的笼统概括,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在每日更新的冰冷死亡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真实、鲜活的生命,他们曾经与我们一样欢笑着、兴奋着,寂寞着、痛苦着,而今却因一场疫情生命戛然而止,留给家人无尽的悲伤。

  当我们谈死亡时,我们谈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中国人历来敬畏生命,“人命关天”“死者为大”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对敬畏生命最朴素的表达。今次中国修订武汉疫情病例和死亡数据,不仅是信息透明的体现,也是对数据背后一个个逝者的尊重。况且,在对新冠肺炎缺乏足够了解和认知的情况下,中国承受了疫情最先一波侵袭,难免要经历起初相对混乱的时期。在疫情得到缓解之后,重新核实订正死亡数字,也体现了负责任的态度。

  对流行性传染病数据进行订正也是国际通行做法。《纽约时报》22日的报道指出,由于疫情中的相关死亡数据统计并不完善,很多国家也都在逐渐改进数据统计。法国本月初开始统计医院以外的死亡病例,因而累计死亡总数大幅上升,这都是正常和可以理解的。

  当某些西方政客谈论死亡时,他们在谈的其实不是生命,而是“政治”。质疑中国疫情数据,不过是转移视线的“甩锅”之举。面对民众对其防控措施不力的汹涌问责之声,以“中国隐瞒疫情”掩盖防疫之失是其最好找的借口。

  然而,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所说,“这些人试图制造出一只世界上最大的‘锅’甩给中国,让中国成为最大的替罪羊。但这‘锅’太大了,对不起,甩不出去的。”

  回顾中国抗疫工作的时间线,中国及时向世卫组织以及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并没有耽误谁的时间,也没有隐瞒疫情。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断然采取“封城”措施,快速建好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数以万计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对新冠肺炎患者应收尽收,从死亡线上拉回了众多患者。

  中国人哀悼逝者,铭记那段艰苦的抗疫时期,谨慎推动社会经济的重启。中国本月初还举行了全国性哀悼活动,悼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同时应该被记住的是,中国人付出了巨大牺牲有效迟滞了病毒向各国传播。

  遗憾的是,一些国家并没有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窗口期,死亡的阴霾至今如影随形,令人心惊。截至23日新冠肺炎大流行已经在全球造成260多万人感染,超过18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警告多数国家仍处于疫情初期。

  “所有政党的重点应该是拯救本国人民,请不要将这种病毒政治化。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尸袋,那就去做吧。如果你不想要更多的尸袋,那就不要把它政治化。”但愿谭德塞敲响的警钟能让某些热衷于拿中国疫情数据做政治文章的西方政客早点醒悟,切切实实拿出抗疫措施,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才能渡过难关,毕竟死亡数据并不是仅靠“希望”二字就能减少的。

  “特朗普希望中国的死亡人数是多少?”这句话不禁让人想起《西游记》里流传甚广的金句:“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卢沙野大使的这句诘问,特朗普总统敢答应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