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焦点评论  >> 查看详情

中美对话细节,击穿三个美式价值观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1-03-20 11:14:13 
分享:

       当地时间3月18日下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举行。

       这张图片足以说明这场对话的关注度。


▲多国媒体在中美对话现场外等待

对话前后,镜头记录下的每一个画面、每一段视频都在释放着信号。

中方的一句话,概括了美方的表现。

“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

透过言谈举止,美国外交的底色暴露无疑。又是开场超时,又是指手画脚,又是私下递纸条,毫无大国风范可言。

谭主持续追踪了对话现场,透过三个细节,美国自诩优越的价值观正在破灭。

       美国最擅长的,就是打着各种旗号,将自己的标准包装成世界的标准,拿着“为你好”的说辞,指点一条“光明”的道路。

       已经有太多的案例证明,当“为你好”的说辞不受用之后,美国就会露出爪牙。

       只不过,想张牙舞爪、巧取豪夺,在中国这里,不能接受。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当地时间18日下午1点左右,中美双方开启了第一场对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上来就亮明了中方的立场。

       就在第一场对话前,一个细节透露出美方的傲慢:

       首场会谈开始时,双方商定开场白后记者应离场,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记者叫回,说了强硬的话后又让记者离开。

       对于美方不行待客之道、罔顾基本的外交礼节、甚至违背自己讲好的对话程序的行径,中方也直接亮明了态度:

       中方带着诚意应邀来到安克雷奇同美方进行战略对话,并做好按双方事先商定的程序和安排开展对话的准备。但美方在先致开场白时严重超时,并对中国内外政策无理攻击指责,挑起争端。

       强行摆出霸权姿态的美国,似乎忘了:

       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美国也不是原来的美国。

       杨洁篪在对话中强调:

       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并不承认美国的价值就是国际价值,不承认美国说的就是国际舆论,不承认少数国家制定的规则就是国际规则。

       第一场对话在当地时间18日下午5点左右结束。

       原定在当地时间晚7点左右举行的第二场会议,延迟到了7点45分左右。

       中美的第三场对话会在当地时间3月19日举行。

       不管聊什么,中方的立场都是一贯的。

       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一直以来,美国优越感的前提都是美国人的幸福感。美国,才是梦想实现的热土,才是希望的所在。

       现实是,这次对话的同时,美国后院失火的地方就有不少。

       就说这次对话的所在地,对话开始前几天,谭主就已经在跟踪关注了。

       美国,只能挑个疫情不太严重的地方,阿拉斯加。这个地方,也有很多人对美国政府的做法不满。

       就在对话前一天,总台驻美记者许弢发来了安克雷奇本地媒体《安克雷奇日报》的一篇文章。

▲美国政府应该和中国进行公正的贸易合作

       文章的作者是安克雷奇所在州阿拉斯加本地官员,阿拉斯加渔猎部部长。文章呼吁,美国政府应该与中国商讨海产品与木材贸易问题

       文章的措辞很强硬,在行文中,作者在呼吁合作时用的词是“must”。文章最后,作者也明确说,阿拉斯加对中美恢复对话表示欢迎

       在谭主看来,这分明是在向美国政府喊话。

       强化贸易合作,对阿拉斯加来说已经刻不容缓。因为此前的中美贸易摩擦,阿拉斯加深受其害。

       海产品出口是阿拉斯加州的第一经济支柱,年出口额达5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受关税等因素影响,2020年,阿拉斯加海产品出口下降46%

       当地木材公司,因为关税影响,在2019年伐木季被迫减少了50%产量。

       在安克雷奇,总台驻美记者刘旭也跟当地的一些居民聊了聊,他们的观点也类似:

       安克雷奇当地商户斯图尔特就说,我能看到每天有很多中国的货运航班在阿拉斯加经停,再运往世界各地。

       如居民所说,安克雷奇作为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该机场的9.5小时飞行距离囊括了世界上90%的工业化地区。

       机场为当地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当地十分之一的工作与航空运输有关。

       这些就业,也都与中国息息相关,中国曾连续7年,成为阿拉斯加最大的出口伙伴。

       呼吁合作,是不少美国人共同的心声。

       同样是在对话前,美国科技媒体“Protocol”发布针对美国科技行业从业人员的调查问卷,结果60%受访者支持美与中国科技公司开展更密切合作。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还发生了一件事儿,美国参议院以51票赞成、40票反对的结果确认了美国内政部长哈兰的提名。

      哈兰一直特别关注气候变化,主张推行“绿色新政”,反对扩大化石燃料产业。

        支持她的参议员中,有两位就来自阿拉斯加——参议员丽莎·默科夫斯基、参议员苏利文。

       身在安克雷奇的驻美记者许弢告诉谭主:

       由于气候变化问题,阿拉斯加的冰川融化很多。

       丽莎·默科夫斯基和苏利文也分别在国会参与过《能源法》和《拯救海洋法2.0》等有关于气候变化的法案。

       正是如此,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在本次对话前专门评价称,中美在气候问题上有合作空间

▲气候为中美合作提供了些许希望

       合作,需要拿出实际行动。

       而美国政客的一系列傲慢言行,全然不顾媒体和民众的期盼,选择性忽视合作共赢的民意。

       相反,他们固守着对立的思维,试图对别国指手画脚。

       这样的行径今天看来也许已经见怪不怪,过去四年,美国某些政客的行为不断刷新底线,美国的社会已经陷入深深的撕裂,不同阶级、不同党派、不同种族的群体间,鸿沟越来越大,这样的惯性仍在撕扯着美式价值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本次对话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提到:

       我们并不指望一次对话就能解决中美之间所有问题,所以对这次对话也没有过高的期待或者幻想。我希望,这能够成为一个开端。双方能够开启一个坦诚、建设性、理性对话和沟通的过程。如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这次对话就是成功的。简而言之,我希望双方带着诚意而来,带着更好的相互了解离开。

       对话是合作的前提,关键是有没有诚意。

       美国拿出的“诚意”,是在对话前,四处拉帮结伙,给自己壮胆。

       美国代表团对国内的民意装聋作哑,但却在国外用起了老办法、四处拉拢盟友。

       美国习惯了通过损害别国利益壮大自身的“模式”,分出些“油水”,吸引其他的国家加入,“狼狈为奸”

       但这种依靠利益连接的“盟友”,各怀心思。当美国自顾不暇,盟友们,自然开始“离心离德”。

       在对话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行动,不可谓不“丰富”

       谭主也专门做了个解读视频,看得出来,美国希望放大舆论声势,但制造出的,都是与世界和平发展大势不符的声调。

       对话前,美国先是召集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举行四方峰会,接着美日外长和防长举行“2+2”会晤。

       此外,美国还跟自己的盟友打了一圈电话,生怕被孤立。

       对话前一天,沙利文特意发了一条在华盛顿与加拿大高层会面的推文,还特意提到了“坚定不移的友谊和联盟”

▲今天非常高兴与我们的密友、合作伙伴和邻居,加拿大国家安全局文森特·里格比和总理戴维·莫里森的外交政策顾问在华盛顿会面。我们申明了我们坚定的友谊和同盟关系,并讨论了我们共同面临的所有优先事项和挑战。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3月16日发布的声明,这次对话前,沙利文还专门与欧洲多国都通了电话,专门告知即将与中国会晤的消息。

       在会谈之前摆出所谓的强硬姿态,更像是心虚壮胆的表现。

      对于美国对话前的行为,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也给出了回应:

        可能有人认为,在跟中方见面之前先找一些别的国家谈一谈,发点声音、造点声势。其实这个做法没太大必要,也不见得有多大用处。就像有的人一个人走夜路会唱歌给自己壮胆,其实没有多大用处。

       试图联合盟友,比谁的胳膊粗、力气大,这是利益逻辑,更是一种强权政治逻辑,并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和世界进步的趋势。

       美国的盟友,其实也看得出美国的小心思:

       早在日美首脑会谈时,日本媒体《东京新闻》就冷静地指出:

       美国的保护不是免费的,日本需为此支付更多军费。

       2020年,美国政府提出要大幅提高驻日美军驻留经费金额,日本并未妥协,而是宣布在2021年度防卫预算申请中列入与上年几乎相同水平的2029亿日元。

       美国看起来是在跟自己的盟友进行协调,但美国嘴上说着合作,却绝不会在合作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利益丢在一边。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防长奥斯汀到访韩国前一天,韩国民众就前往美国驻韩大使馆前抗议。

        几天前,韩美两国达成了第11份《防卫费分担特别协定》。

       协议规定,2021年,韩国要分担10.47亿美元防卫费,同比上涨13.9%

       新协议还规定,2022-2025年,只要韩国国防支出增长,那韩国承担的防卫费,同样需要增长。

       与其说是“盟友”,不如说是“小弟”——还需要交保护费

       时至今日,美国,还值得“盟友”信赖么?

       谭主想到了上个月德国媒体发布的一篇文章:《美国的挫败感(Amerikas Frust)》。

       文章的主旨就是一句话,美国政府希望与自己的盟友建立一个应对中国的联盟,但他的盟友们却踟蹰不前

       驻美大使崔天凯在采访中,问出了大家的困惑,这些问题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想问,也包括美国的盟友:

       第一个问题:美国能不能在国际事务当中真正扮演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角色?

       第二个问题:美国是不是真正准备回到多边合作,并且为多边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个问题:美国是不是真正准备对其他国家的利益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并且倾听其他国家的声音?

        美国的老路子,真的快走绝了。

       (来源:玉渊谭天)

相关产品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