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26 11:50:22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社北京7月24日电 题:世遗兴亡,为何匹夫有责?
中新社记者 陈瑜波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中国福建举行。大会近日通过的《福州宣言》呼吁,在多边主义框架内开展更密切的国际合作,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加强世界遗产教育、知识分享和新技术的使用。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设立《世界遗产名录》后,截至目前,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总数达1121项,分布在世界167个国家。但因各国政治上的纠纷、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开放交流机制的障碍,世界遗产仍面临“双重考验”。
一是多样性的不足。世界遗产的分布很不均衡,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仅有9%位于非洲,且仍有12个非洲国家的数量为零。同时,非洲在世界濒危遗产名录中占比达28%。古老非洲大陆背后的璀璨文化在人类文明版图中的“能见度”不够,既因非洲地区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也与发达国家拥有较强的文化话语权有关。
二是面临传承中断的危机。部分国家出于自身利益,仍倾向于以武力手段解决纠纷,殊不知,世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一颗炮弹、一场大火或使几千年的文明结晶化为废墟。国际社会上的政治冲突,不应让自然或文化遗产成为牺牲品。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世界遗产固然是一个国家历史与文化的见证,更是全人类的标识与财富,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属性。它昭示着人类拥有共同的过去,活在共同的当下,走向共同的未来。这种“共同”既指空间上的同一个地球家园,亦指时间上的人类文明的赓续。
守护世界遗产,需要各国在观念上“超越贫富”。上世纪,埃及在51个国家的帮助下成功迁移努比亚遗址,是发展中国家的绝佳案例;在发达国家法国,2019年突发大火的巴黎圣母院的重建仍需向全球征集修复方案,并收到全球34万人捐助。世界遗产的发掘与维护工程浩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单凭一己之力很难使人类的共同瑰宝得到最妥善处置。在对世界遗产的共同开发与保护中,应搭建更多交流对话的平台,从历史、建筑、美学等多个学科寻求文化传承的“最大公约数”。
守护世界遗产,需要各国在技术上“跨越古今”。当前,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现代科技为开发与保护自然文化遗产赋能,使古老文明焕发新生机。不久前,在四川三星堆的考古发掘现场,现代科技巧妙开启三星堆“盲盒”惊艳外界。同时,5G、VR等技术的运用使世界遗产“活起来”,与现代生活相遇,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各国间的“数字鸿沟”仍不可忽视,这也是本届世遗大会强调“加强知识分享和新技术的使用”的用意所在。
埃及谚语说“比时间永恒的是金字塔”。世界遗产是每个国家文明的精华所在,亦镌刻着人类的共同记忆。它既是普通人生活旅游的“打卡地”,亦是政要们出访他国的“首访地”,更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活化石”。因此,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应有一种“世遗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