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侨网》:离开举国体制,中国足球什么都不是!
时间:2018-10-04 21:15:07来源:
意大利侨网
10月2日晚间,中国足协一份有关国家集训队的55人大名单出炉后,引起圈内外人士的强烈反响,55名球员,2个多月的集训,明年将征战联赛,舆论一片哗然。从主流媒体的报道来分析,几乎所有的声音都在炮轰足协。
作为一名研究中国足球已有35年历史的圈外人士,我是这样分析的:如此重大的决策,足协一家说了肯定不算,至少是总局党组层面的决定,并且须报告国务院足改办。那么,这样的重大决策是否正确,是否适合当下的中国足球,我的观点只有一个——离开举国体制,中国足球什么都不是!
足球,有四个维度——政治足球、文化足球、经济足球、竞技足球。
先谈一下政治足球。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时指出:“建设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是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足球运动,给予有力的、持续性的支持。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足球运动,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把足球水平提上去,习近平主席的这席话已经讲得很清楚。如果还需要补充,那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识到,足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都能够接受的公共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借助这样的平台。
再说一下文化足球。足球,是人类最大的公共文化,其影响力远超任何宗教。国外很多国家,足球已经成为当代的核心文化,欧美足球强国且不说,就说一衣带水的日本,足球文化、品牌文化和动漫文化已经并列成为三大文化之一。正因为有鲜明的文化属性,西方国家的城市文化、社会文化中,足球始终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平心而论,足球在神州大地还无法成为文化,要向西方国家那样成为主流文化,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当然,在文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这些工作迟早会做,而且已经开始做!
经济足球就是靠足球赚钱。主张搞职业俱乐部足球体制的人始终认为这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是当下最热门的产业之一,诱惑力不小。但是,中国的职业俱乐部哪一家在盈利?没有吧!都在不停地烧钱注资。什么时候会实现盈利?答案是遥遥无期。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相信最有资格反驳的应该是中超、中甲各大俱乐部的董事长和总裁。
我们谈论的其实是竞技足球。足球,在中国肯定不是“国球”,乒乓球从来没有让出这一宝座。但是,足球在中国肯定是第一运动。足球,作为一个集体竞技体育项目,肯定有其基本特点:基本功必须扎实,训练必须刻苦,战术组合必须具有针对性……。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台的“三从一大”,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竞技体育的主要训练原则之一。中国能够在奥运会上成为主角,正是贯彻了这样的原则。毫无疑问,这一原则在今天依旧是法宝,不会过时。
那么,为什么中国走全盘西化的职业俱乐部足球体制必然是死路一条?
欧美国家现行的职业俱乐部体制已经彻底征服我们的足球界和新闻界人士,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无法回答这种体制移植到中国为何无法取得成功?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认真学习一下十九大的精神,任何时候,我们对中国足球的自信必须基于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前提。我们的任何行业、任何领域、在任何时候汲取外国的先进经验,必须坚决贯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12字方针。“不忘本来”,就是不要忘记我们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抛弃了这一前提,任何形式的“吸收外来”,都不可能引领我们走上未来之路、光明之路。中国足球推行职业化俱乐部体制以来的“成果”不折不扣地证明了这一点。
欧美国家能够把职业俱乐部体制玩得很溜,是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洗礼,在高度发达的商业文化、成熟的社会文化支撑下,足球文化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完全彻底浸透在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城市文化里面,成为国民基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中国的情况我们自己应该最清楚了。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根本保证。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前30年左右时间,我们的绝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在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行中华文化现代化方面没有迈出步伐。直到2011年10月中旬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才把文化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那次会议重点研究和解决了“三个不适应”问题:一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二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三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在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作出了重要安排,特别是注重培育主流文化,重振国民精神,部署“文化兴国”战略。
中国足球以1994年4月17日开幕的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为标志,开启了职业化的进程。从1994年到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幕的2011年10月15日之间长达17年的时间,中国足球的发展有没有得到中国文化的支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到十九大召开的6年时间里,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在全面推进,但是,中国足球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文化的支持,这是铁铮铮的事实。正因为这样,到今天,我们连足球自身的文化体系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个国家,连成熟的足球文化体系都没有,推行所谓的职业俱乐部联赛不就成了“空中楼阁”?球队成绩好的时候,大批球迷会去现场为你捧场,接连输了球降了级,看台上就没有人了。如果拥有有属于这座城市和市民的足球文化,情况会这样吗?欧美日的职业俱乐部,即便降了级,明年照样会有那么多的支持者到现场支持你!我们很羡慕,是的,非常羡慕!
绕了一圈,委婉地否定了职业俱乐部体制。现在该说说为何中国必须推行举国体制?首先请你回答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做成的大事,哪一件不是依靠举国体制?
我们都还记得,在推行职业俱乐部联赛之前,中国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杯赛、亚运会足球赛上打进前四名是家常便饭。职业化以后,为何中国国家队反而连亚洲前八名都不保了呢?
我们看到的景象是,职业化之前,中国的优秀球员虽然收入不是特别高,但他们都以进入国家队为最高目标,为国争光是人生的理想和信念;职业化以后,中国的优秀球员逐渐从百万富翁成为千万富翁,在俱乐部比赛时拼得很凶,在国家队比赛时却形似散步,不拼了,为啥?怕受伤!——中国人民要的是这样的职业俱乐部足球吗?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明确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现行的职业俱乐部体制是否应该彻底反思、修正一下了?
对照十九大精神,我们不难找到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两大方略——1、坚持党对足球工作的领导;2、坚持新的发展理念。
加强党的领导是任何行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离开了这一前提,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取得成功,都不可能有明天。回头望望,中国足球一路走来,党的领导确实削弱了。现在,总局派党组成员、局长助理杜兆年同志去足协主持工作,就是想在这方面推进工作!希望杜书记以十九大的精神为引领,尽快统一全国足球界的思想,重新给中国足球进行定位。
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根据中国球员的身体特点,尽快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足球发展理论。日本足球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全国一盘棋,完全学巴西的足球理论,把技术足球的理论贯穿全局,正因为坚持这样的正确方向,今天的日本职业俱乐部虽然也在争相购买外籍球星,但自己培养的球员也在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的著名俱乐部,成为组建国家代表队的核心力量。如果中国足球也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那我们今天就不会再为重树举国体制摇旗呐喊了,对吧?冷静地分析一下,中国足球从体系上达到日本目前的高度,恐怕真的需要至少30年时间。
所以,今天的中国足球界一定要高举举国体制的大旗,在这面大旗下,我们要给自己释放战略调整的空间,哪怕是清零,也不要担心。我们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如何去支持中国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重新审视“吸收外来”的核心要义,让世界足球资源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最后,想给中国足协说一句话:既然55人的中国集训队方案已经定了,那么,应该送他们去国外集训和比赛,哪怕是友谊赛,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安排水平比我们高的对手,特别可以考虑安排去非洲拉练集训,尼日利亚、喀麦隆、加纳、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南非等等,他们的水平都比我们高,他们的球员脚下技术都比我们精湛。去非洲比赛,也是“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中非人文交流的需要。不要忘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曾经为非洲国家派出过很多援外足球教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非洲大陆早已经成为世界足坛巨星的摇篮,现在是我们放下身段向他们学习的时候了。让55人的中国集训队参加中超比赛的做法肯定是不妥的,这个不用多辩论,违背足球运动发展基本规律的事情我们尽可能不要去做……(作者:秀水泱泱,意大利《侨网》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