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杯酒,狂喜归乡路

时间:2025-08-14 01:02:29来源: 意大利侨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四川漂泊的杜甫突然听到叛军覆灭、故乡河南河北收复的捷报,顿时泪湿衣襟。他慌忙收拾诗书,望着妻儿一扫愁容的欢快模样,忍不住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这首被称为「杜甫第一快诗」的七律,藏着所有游子逢甘露必纵酒的共鸣密码——春日启程的幻想里穿峡渡江,酒香始终缠绕着他"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归家地图。

      杜甫(712年2月12日1—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公元763年春天,安史之乱终告结束的消息传到蜀地时,51岁的杜甫已在异乡漂泊五年。其出生地恰是传说中的"酒祖杜康故里"。杜康酒以"三蒸三酿"古法闻名,《说文解字》记载杜康作秫酒,陶渊明更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加持。战火中的杜甫,记忆中必飘着巩义窖藏的谷物醇香。
 
      诗中的"纵酒"暗藏唐代饮酒风潮。洛阳出土的胡人抱酒坛唐三彩证明,当时已有"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全民狂欢场景。据《酉阳杂俎》记载,安史之乱平息后的长安东市,酒价三日暴涨十倍仍供不应求,恰如杜甫诗中喷薄而出的集体情绪释放。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海外游子,我们何尝不是在超市货架前驻足,为那瓶九江双蒸或古越龙山恍神?那些密封在瓷瓶里的故乡密码,总在某个深夜被小心开启,化作穿越十二时区的情谊电波——毕竟举杯邀明月的姿势,永远是华夏儿女的精神接头暗号。

      你在异国他乡是否也有过「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解压时刻?
 
      #唐诗里的酒魂觉醒 #杜甫快意诗酒地图 #海外华人的解忧酒柜 #穿三峡喝老窖 #诗与远方碰撞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