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6 09:37:25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的重要节点,温州如何将改革向纵深推进?近日,市委改革委审议通过了《中共温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明确了目标与任务:在打赢“两战”中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数字化变革为动力,聚焦聚力“六重”清单、“六大体系”重大改革项目,全力开展改革攻坚行动,为温州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开创新局面。
记者梳理《工作要点》发现,此次列出的100个重点改革项目涵盖营商环境、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其中由市领导领衔的重大改革项目有23个。这些项目紧接中央和省委的天线,又有浓浓的温州特色,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赋能高质量发展
疫情之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将迈得更大!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力,为推动温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高质量发展,就要聚焦“两区”建设。
深化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实施“温28条”“温32条”等系列惠企政策举措。持续深化“推新政破堵点创亮点”活动,推出2020版任务清单。积极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力争形成10个左右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
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自创区“一区五园”,高水平打造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持续推进“八大攻坚行动”,推进浙大、国科大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研发平台建设。
高质量发展,就要立足“全球”定位。
创建世界(温州)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实现跨境网络零售出口90亿元以上,争取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全年出口额超45亿美元;推动瓯海全球贸易港进口突破30亿元,力争“义新欧”温州号全年运行30列以上。同时,积极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温州联动创新区建设。
对接融入长三角——制定实施我市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任务清单及年度计划,全面推进与上海等长三角城市在法治政府、基础设施、科创资源、产业平台、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互联互融,推进深度融合示范区建设。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跟进中意(温州)国际产业合作园申报,力争年内获批省级园区,招引一批中意合作共建项目。打造公共外交“温州品牌”,多领域多途径探索公共外交的地方实践。
高质量发展,就要发挥试点“先发”优势。
推进龙港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持续深化龙港设市后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改革目标落实落地。
深化省级国际化营商环境试点——深入实施国际化营商环境试点和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最多80天”改革,探索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20个工作日”试点等。谋划出台新一轮减负降本政策。完善推广涉企“一站式”移动服务平台,推出“企业数据宝”。全域联动深入实施惠企政策“直通车”。
深化“三位一体”改革——推动“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经济实体化运作,以“瓯越鲜风”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抓手,推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高质量提升发展。
深化“两山”转化改革——集成实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生态产品市场交易、美丽经济发展激励等创新举措,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高质量发展,就要激发市场“要素”活力。
健全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温州市5G场景应用、产业培育、基站建设走在前列。
深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农民(小微)资产授托代管融资等十大创新项目。探索建立小微企业无抵押信用贷款新模式。规划建设全国一流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深化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争取开展个人破产制度改革试点。
推进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财政支持金融服务保障机制,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实现全市融资担保机构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在保余额突破100亿元。
深化市级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做优做强、保值增值,加快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深化国有厂房(公房)盘活改造,推进资产利用“降闲提效”。梳理优选市属国企招商引资入库项目,主动对接央企省企民企推介,招大引强。
深化“优地优用”制度改革——制定新型产业用地政策体系。开展工业土地二级市场交易试点、海域报批围垦用地“生地变熟地”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标准地”改革。
探索城市土地功能转变新路径——有效梳理204平方公里以内的闲置厂房、仓储、办公等用地,科学评估产业定位、交通条件、周边配套等要素,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
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创新青年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机制,创新“智汇温州·才聚两区”品牌建设,持续推动“百万人才聚温州”。制定实施人才住房租售并举政策,重点解决青年人才住房难问题。
高质量发展,就要助推城市“能级”跃升。
创新温州都市区协同融合发展机制——深化温州都市区一体化改革,推进温瑞平原一体化、瓯洞一体化、瓯江两岸协同发展。打造温州交通数据信息港、楼宇经济升级版。创新招商路径,开展“云招商”。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完成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蓝图”。
谋划申报温州东部新区——围绕全省大湾区建设战略,高起点谋划建设温州东部新区,全力打造东部高质量发展平台。
厚实民生底色
梳理100件企业和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高频“一件事”、开展100项群众身边的“微改革”、建成100个标准化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实现100个公共场所服务质量大提升……新一年,温州将推进便民利企“一件事”改革,实施民生保障“10×N”集成改革,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幼有所育——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50家。
学有所教——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小学早上推迟上学和放学后托管服务;争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先行区”。
劳有所得——推进无欠薪创建工作;建立工伤预防常态化工作机制。
病有所医——推进公平就医改革;全面推行城市医联体建设;开展“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创新的综合医改试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建立大病补充保险制度;搭建5G智慧云诊疗平台,推进全市医疗卫生检验检查数据共享,以及“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健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
老有所养——建好用好“浙里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住有所居——发展住房租赁业,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弱有所扶——加快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大救助信息平台,全面推行“支出型”贫困救助,建立市内异地申请社会救助制度;健全残疾人服务机制。
优军优抚——推行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新模式,创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
在公共文化领域,高水平打造“乐享文旅”品牌,完善夜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全市图书馆通借通还和线上买线下还的“信阅”服务。
在公共场所领域,推动交通设施、旅游景区、文体场馆、市场商圈、医疗场所、公共厕所、车辆检测站等场所开展服务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提升行动。
在社会事业领域,加快百姓健身房建设,构建“15分钟健身圈”,推动医疗资源集约共享,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管理模式,加快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引导社会力量办社会事业向文化、托育、家政等领域延伸拓展。
与此同时,我市将推进政务服务2.0建设,实现政务服务网办件网上受理率达到80%,“浙政钉”覆盖80%部门协同业务,现场执法掌上执法率达90%;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力争网上可办率提高到90%。
创新社会治理
疫情,是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考,检验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温州,将紧紧把握“疫情防控”这道附加题,夯实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基础,推动智能化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争创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现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创新迭代上。我市将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建设,在经济发达镇和重点镇探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实现乡镇调控有度、部门深度融合、网格高度整合、平台高效运转,让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上。我市将启动县乡权责重构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权责重构、资源重配和体系重整,实现工作重心下移、人员力量下沉、资源保障下倾,落实部门派驻机构管理属地化、考核一体化、使用一线化,进一步理顺基层机制、打通基层堵点、激发基层活力,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现在政府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上。比如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建立城市智慧管理平台,推进大数据分析应用和公共数据公开;深化“雪亮工程”,开展“智安小区”“智安行业”“智安单位”建设;实施信用“531X”工程,构建一体、可信、可控的社会信用链系统;深化“大数据+人民调解”模式,建好用好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加大诉源治理力度,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现在提升百姓福祉上。我市将以“最多跑一次”理念简化优化项目前期审批流程,推动各类改造项目整合打包、“一次改到位”,构建设施完备、服务齐全的“完整社区”生态,推进数字智能、绿色建筑等前沿技术大规模落地应用,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2个,开工20个。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现在提升小康的成色上。比如开展人口集聚与农民增收致富改革,培育低收入农户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防汛防台抢险救灾应急管理体系,协同高效应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深化垃圾分类处理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动态调整服务项目、服务内容、质量标准等,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改革项目突出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将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力争探索一批先行经验,形成一批改革亮点,推进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贡献温州力量。(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2024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影响力市长交流大会11月29日在温启幕
2024-11-24小城大业|5分钟做一条!全国每卖出3条秋裤,就有1条来自这里
2024-11-23【中国城·国际范儿】古镇新生 网连世界通向未来
2024-11-23特朗普曾说计划对华征60%关税 中国商务部回应
2024-11-23港澳会客厅丨吴志良:让澳门文化之光照亮更多人
2024-11-23苏浙新通道 盐宜高铁预计明年开工
2024-11-223年增长20余倍!温州,全省首个跨境电商业态最全地市!
2024-11-22第五届“红军长征论坛”和2024浙西南革命老区发展论坛即将在丽举办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