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侨批:华侨爱家爱国的历史见证

时间:2024-05-14 08:39:40来源: 意大利侨网



        5月13日,由中国侨联主办、福建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2024海外华文媒体福建采访行活动来到泉州,参访泉州侨批馆,现场感知了解这些记录华侨移民史、创业史的珍贵档案。

        “批”即为“信”,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盛行于19世纪中叶至上世纪70年代。一张张泛黄的纸片跨越山河而来、穿越历史风云,讲述着一段段动人往事,寄托着一片片赤子深情。

        “‘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侨批纸短,家国情长。

        一封封侨批,诉说着真挚的爱乡之情。广大海外侨胞身处异国他乡,但一直心系祖国、情系桑梓。

        采访团成员在泉州侨批馆看到的抗战时期侨批令人动容:“如我国决定与日本死战,我则决意返国从军,以尽一国民之职也”“出钱出力各尽天职”……这个时期的侨批信笺,常印着“抗日救国”“勿忘国耻”的红色字样,所汇款项不仅为贴补家用,更多有注明“请购救国公债”或捐献出来。海外华侨的慷慨解囊,为抗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

        一封封侨批,体现了可贵的重信守诺。侨批从侨居国递送到侨眷手中,辗转万里,靠的就是“诚信”二字。作为送批者的侨批局,千方百计确保侨批安全快捷、如期如数送达侨眷手中;作为收批者的侨胞眷属,对侨胞在批信中交办的事项如实执行。有的侨胞因一时经济紧张,按时给家人寄批有困难,还会来批局“赊批”,由批局先行垫款,等收到家人回批后再来还钱。重信守诺贯穿于侨批业运营的各主要环节,形成了环环相扣的“诚信链”。

        侨批虽已成为历史,侨批文化却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的宝贵精神更在海外侨胞中代代相传。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祖国遇到大事难事时倾心倾力相助,表现出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同胞深情。保护好侨批文物,加强对侨批文化的研究,推动其与新时代精神相融相通、发扬光大,可以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如今,在科教领域的最前沿,在创新创业的第一线,在祖国遇到大事难事的关键时,在五洲四海的大舞台……到处都活跃着侨的身影,一大批归侨侨眷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一大批海外侨胞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使者和文化使者。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梦想的强大力量。

        一位华文媒体老总说,侨批中满怀着华侨的乡愁和思念,更承载着他们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的华侨精神。

        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埃及、德国、意大利、马达加斯加、加拿大、阿联酋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和6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李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