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浙江20条新政要做些什么?

时间:2025-08-15 10:09:27来源: 意大利侨网


        近日,记者从浙江省商务厅获悉,省商务厅等17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聚焦于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批发零售业,从八大方面提出了共20条新政。

        《意见》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7年,浙江要基本建成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此外,浙江要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健全城乡商业布局,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培育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商贸流通企业。

        “当前,批发零售业正处在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现阶段,批发零售业需要有一些创新举措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更加贴近消费者、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浙江省商务研究院消费流通研究中心主任张希明告诉记者。

        把商贸流通服务下沉到乡村

        提升城乡消费品质

        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中,乡村流通网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完善乡村商贸流通网络,补齐县域商贸流通短板,《意见》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商贸综合体、商业街区,鼓励通过技术赋能、特许经营、供应链整合等方式改造夫妻店等传统网点,发展“一店多能”新型乡村便利店。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中提出了一些十分具体的目标,例如在完善农村物流末端服务体系上,到2027年,新增农村物流综合性服务站点800个;全省农村地区快递物流服务“县到村一日达”率达到85%,其中24个山区海岛县达到75%。在提升农村商贸流通效率方面,果蔬和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5%和45%。

        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的建设,也是为了让更多消费品触达“山区海岛”。《意见》中指出,鼓励供销合作社、邮政、物流等主体整合流通网络,推动冷链物流网络向农村延伸;实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百千”工程,到2027年,分类分级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100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000个,形成功能衔接、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产地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无论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物流网络的下沉,这些举措既便利了县域农产品上行,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又推动了优质商品和服务下行,满足了农村居民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从而有效的把消费留在县域,把青年人留在县城,更好的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张希明说。

        《意见》中还提出,要分层级建设城市商业网络,鼓励各地市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分层分类推进商圈建设;丰富便利店、菜市场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发展娱乐、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鼓励零售网点搭载代扣代缴、代收代发、打印复印等便民服务功能,实现“一店多能”;到2027年,全省90个县(市、区)全域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累计培育便民生活圈1000个以上。

        此外,浙江还将继续推动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国家级县域直播电商基地,培育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推广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新模式;打造县域电商选品中心,到2027年,实现山区海岛县全覆盖。

        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 

        培育国际化的商贸流通企业

        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业转型,同样也是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的重点。

        《意见》提出,打造高能级消费平台,推进高品质消费集聚区建设,提升消费集聚区的辐射带动力;要引导大型超市、传统百货、专业市场等商业设施“一店一策”改造升级,推进实体零售网点数字化改造提升。

        本次《意见》还提出要培育一批国际化的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商贸流通的开放、融合发展。

        在商贸流通企业众多的浙江,为何还要喊出一个新目标,培育国际级的世界一流商贸流通企业?张希明介绍,近年来国际形势多变,对许多外贸企业来说,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去存在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建设一些大型的国际商贸流通企业,以大型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方式,推动浙江的外贸发展。比如沃尔玛,作为国际大型商贸企业,它就有能力带动一些中小企业和品牌走出去。”张希明说。

        《意见》中提及,浙江要鼓励商贸流通企业提升规模化水平,支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与上下游企业协同“走出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推动在国际海运、航空枢纽、中欧班列境外集结中心等重要物流节点建设布局海外仓。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增强经营主体竞争力,也是《意见》中的一大亮点。《意见》指出,要加强国内外商品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等衔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订;深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行动,推动商品市场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深化开展内外贸一体化重点企业培育,探索建设一批内外贸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

        《意见》中还提到,要推动批发业平台化发展,鼓励大型商品市场在信息化改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功能拓展、业态优化调整等方面转型升级;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支持发展“枢纽市场搭平台+中小企业走出去”抱团出海模式。

        政策保障方面,浙江还会提供哪些帮扶支持?张希明介绍,一方面是相关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是金融支持,比如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供应链中小微企业订单贷款、仓单质押;此外,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浙江鼓励国企盘活商业设施保值增值,支持民企、外企参与盘活国有设施,激发市场活力。(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