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20 10:07:14来源: 意大利侨网
以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为主攻方向,奋力打造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
过去一年,丽水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惠民生,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在年终成绩单上,丽水全市生产总值2181.2亿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5.0%)、全省(5.5%),在不寻常之年交出了发展稳进向好的高分答卷。
项目“筑基”,积蓄内生发展新动能。2024年,丽水将“双招双引”列为“头等大事”,统筹谋项争资比拼和项目建设攻坚,以有效投资培塑发展内驱力,全市上下坚定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奋力实现招大引强“再突破”,投产达效“再提升”。
去年全年,全市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0个,总投资额1092亿元。其中,10亿级以上项目55个,20亿级以上项目14个,全市第三个百亿项目盘石数字经济总部落地缙云,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新引进项目中,含上市公司、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等主体质量优的企业投资项目49个。
好项目落地,得益于丽水“头雁”招商。丽水深入实施招商“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双招双引”,各地各部门“一把手”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形成了全市上下关心招商、支持招商、服务招商、参与招商的良好态势。
产业向“新”,赋能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丽水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壮大“5+5”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全力创建丽水国家高新区,推进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质鲜明的创新型活力城市。
丽水“从无到有”搭建半导体全产业链,已成功入选第四批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如今,一枚丽水“芯”,链接全世界;以高端装备和智能技术为方向,一批“浙江制造精品”企业脱颖而出,推动精密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依托生态优势,丽水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落地科伦药业、迈威生物等重大项目,国镜药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彰显产业绿色化转型成效;数字经济领域,精久轴承5G工厂入选工信部示范名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频获国家级认可;时尚产业方面,全国首个“时尚合成革材料图书馆”落地丽水,助力时尚革业集群化发展。
在低空经济、智慧交通、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丽水加速“播种”。丽水经开区引入容祺科技、航迅信息等企业,构建低空经济创新生态;松阳集聚近160家综合交通产业企业,智慧交通百亿级产业初具规模;青田依托元宇宙智算平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与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生态生“金”,红绿融合绘老区共富新景。丽水先行探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力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变革性实践,不断开拓创新产业化路径,开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
前不久,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标志着丽水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庆元县国储林项目通过林地流转收储,带动10万林农年均增收35元/亩;云和雪梨产业整合零散土地1700余亩,打造高标准示范化种植基地,提升品牌溢价率;平台还创新“碳汇+金融”模式,推出碳汇贷、碳汇保险等产品,推动生态资源“变现”……从生态“高颜值”中提炼“高价值”,山区群众致富路越走越宽。
2024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015元,迈上5万元新台阶,同比增长6.0%。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增速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以侨为“桥”,双向并进,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实干争先。
瞄准进口贸易,青田连续举办六届侨博会,累计吸引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外籍参展商,共有3416个品牌、1024家境外酒庄签约入驻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累计意向成交额131.1亿元。“第一进口地”加快成势。
洋货搬回家,国货送出门,青田“首发经济”新蓝图徐徐展开。“西餐大师”品牌店在全国10多个城市落户;青田杨梅、粉干,千峡湖鱼头等特色农产品“远渡重洋”、畅销全球。去年全年,青田农产品出口贸易额达1.59亿元。
补强交通短板,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总投资超百亿元的丽水机场即将通航,这座“华东第一高边坡机场”将结束丽水无航空的历史,成为联通长三角与海西经济区的关键节点。
过去五年时间,丽水坚定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新建成2条铁路、1条高速公路,启动建设衢丽铁路,新增铁路里程171公里,结束4个县(市)不通铁路的历史。如今,瓯江航道完成整治,丽水机场通航在即,丽水交通实现“从全省末梢到区域枢纽、从基本适应到适度超前、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三大跨越。
乘势而上、实干争先。新的一年,丽水将聚焦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的要求,大力倡导“六干”,以“丽水之干”续写“丽水之赞”的时代新篇,加快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来源:源新闻 记者 董陈磊 通讯员 朱景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