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10:00:06来源: 意大利侨网
温州网-《温州日报》讯 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资源要素,是城市的主要能量流。它们的变化,不仅反映着一座城市开放水平的高低,也是城市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最直观的体现。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95.5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总额1287.4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域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0%、14.1%。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持续深化跨区域合作,海陆空铁高效联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不断提升。这条省域开放大通道,既带来物畅其流的通达,也造就了人畅其行的繁荣。
连接世界、融汇世界、对话世界,开放融通,活力奔涌,“世界的温州”自带顶流效应。
人流不息
软硬兼施拓宽开放通道
上半年哪些“人从众”的场景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一场比赛带动超万人奔赴现场的“浙BA”赛事、是奥体中心每月不间断的大型演唱会、是3天涌入6.1万人的大麓青年音乐节还是五一黄金周各大景区的人头攒动?
为温州引流的不仅仅是秀丽风景与精彩节目,更在于随着金丽温开放大通道的加快建设而不断密织的交通网线、枢纽平台,它们辐射周边、通达全国、链接全球,正源源不断地带来流量。
2024年,杭温高铁的通车,让温州正式进入省域“1小时交通圈”。截至今年7月初,这条交通大动脉已累计运送旅客约1230万人次,作为终点站的温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受益提速。而就在今年,另一条同级别的要道温福高铁将于9月开建,建成之后,温州与厦门将迈入“两小时生活圈”。
不仅“融圈入群”长三角与粤闽浙,温州还在不断搭建平台拥抱全世界。去年底,我市成为了浙江唯一一个海港口岸(客运)和航空口岸同时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2025年上半年,仅温州空港,出入境外籍旅客就达到2.5万余人,占出入境人员比重超13%。国际邮轮造访洞头,海外游客点赞雁荡山、楠溪江,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常态。
上半年,迎来正式通航35周年的温州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31.4万人次,实现稳健增长。而更让人期待的是,随着今年温州机场三期扩建项目的启动,这里将新增3600米的第二跑道和T3航站楼,届时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需求。
变流量为留量,今年以来,我市推动 “一张机票游温州”的优惠政策不断扩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各种便利服务先行先试,在不断推进资源升级、优化服务的同时,近日还出台了《温州市“入境旅游跃升”五大行动工作方案》,以多维度发力全面激活入境旅游市场。
物畅商通
高能级平台激发高质量发展
人流的汇聚带来市场的繁荣,而物流的高效运转则切实地夯实着温州乃至浙南闽北的产业竞争力。
上半年,外贸增幅喜人数据的背后更显提质,增长新动能不断涌现。
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的推进,一张“全球货”揽货地图加快落地。温州建设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带来的辐射力不断彰显。
温州海港实现了半年货物吞吐量累计4627.24万吨,同比增长14.28%;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累计77.52万标箱,同比增长10.29%。
这背后,是温州港口能级不断升级跨越。继成为全国第8个“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港口后,今年温州港乐清湾港区正式开通温甬内支线,与状元岙港区温甬内支线形成有效互补,目前内支线班期密度稳定在每周12班以上,企业的物流成本持续降低。
周边城市企业也因此而受益,通过铁路班次与海运班次无缝连接的海铁联运模式,我市持续开通永康、义乌、丽水、缙云、南昌、上饶、金华等站点,正将温州港变成浙南企业货物出海的新枢纽。
在公路运输领域,辐射多个省份的运输枢纽也在温州逐渐形成。去年底,我市成为南方地区首个开通TIR业务的城市,这种“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的国际公路运输货运模式在上半年快速拓展出了3个国家5条线路,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周边城市企业“到温州去发货”。
新平台、新通道叠加新试点、新业态,正成为近年来温州“卖全球”货畅其流的流量密码。
“三综一联一进”开放平台生态圈不断完善,以各链路跨境电商业务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温州。上半年,温州海关空港监管出口跨境电商9610货物清单数达到1961.91万份,同比增长14.78%。目前跨境电商的货运量已占到温州空港国际货运出口总量的85.64%。
从“温州货,卖全球”到“全球货,温州运”,温州辐射内陆、阔步深蓝,与各地协同发展的开放新格局正在打开。
世界的温州
要做资金与信息的洼地
敞开胸怀拥抱世界,世界的温州,自然好伙伴越来越多,朋友圈越来越广。上半年,温州同样成为了信息流与资金链的交汇之地。
从中国(温州)国际眼镜展到国际五金智能锁具展览会,上半年,国际会展中心共有17场大型展会,其中近半展会规模创造了历史新高。充满活力的温州,成为了各行业企业尤为关注的一座城市。会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用半年时间,他们就完成了全年90%的招展量。温州也已连续四年荣膺“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称号。
从2025海创论坛·中国(浙江)世界华侨华人新生代创新创业大会到2025上市公司论坛、2025数安大会、2025漂浮式海上风电大会……今年以来,各种行业性盛会、全国性论坛密集在温举办,从诺奖获得者到两院院士以及国内各行业的知名企业家,他们在温州畅谈发展、交流经验、携手发展,与这座城市的交集不断加深。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在2025数安大会上对于温州的开放能级给予了极大的赞许,他说:“过去是为温州的数安港赋能,现在已经是数安港为我们赋能。”
信息的碰撞带来项目,以项目为落点大量的资金落地于温州。上半年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6.2%,占全部投资比重的21.2%,较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能源投资分别增长10.9%、31.8%。
根据我市年初印发的《2025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我市今年“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达963个,总投资约1.7万亿元,其中实施类重大项目767个,总投资超1.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03亿元。
建设世界的温州,就是栽下成片的梧桐树,金凤凰接踵而来。(记者 李显 刘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