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0 10:53:19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东南网-《福建日报》9月10日报道 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922亿美元,同比增长8.4%,连续第13年位列全球前三;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跃度指数为142,处于高度活跃水平……
这是9月8日,本届投洽会对外投资专题发布会展示的中国对外投资成效。
当出海成为共识,“爱拼会赢”的闽企,踏上了从产品输出迈向技术出海、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进阶之旅。截至今年6月,全省累计备案对外投资企业4000余家,实际对外投资额超350亿美元,分布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维多元
从产品出口到技术出海
当制造业、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链成为主要投资领域,闽企的对外投资正从传统领域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转型。从资本出海、产能出海到技术出海,闽企出海描绘出一幅立体多维的全球化图景。
福耀玻璃海外收入占比达42%,11个海外生产基地覆盖美国、德国等地,深度绑定特斯拉、奔驰等车企供应链。宁德时代全球产能建设提速,在欧洲,匈牙利工厂、与跨国汽车制造商斯泰兰蒂斯合资的西班牙工厂均在稳步推进中;在亚洲,印尼工厂已经破土动工,年产电池可支持20万~30万辆车……
“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第一,今天我们带来了25兆瓦级的第五代风机模型,预计今年内在福建实现海上吊装并网发电。”福建金风科技高级顾问胡建华非常自豪地说道。
“新一代风机采用模块式设计。根据不同的风速、不同的海洋地质条件和不同的施工条件,可以选择单机容量最合适的模块在海上吊装并网发电。”他表示。
2024年,金风科技出口风机容量250万千瓦,今年的订单已经达到800万千瓦。在海上、海外“双海”战略的支撑下,扎根福建10年的金风科技,正在将海上风电吹向“海丝”沿岸甚至全世界。
闽企在自身发展和行业进步中,一直在坚持科技创新,寻找开创可持续未来的核心动力。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起,为实现“净零排放”,全球投资每年将达4.5万亿美元。
宁德时代提出,今年实现所有电池工厂的碳中和,并积极对外输出技术和解决方案,与多方合作打造零碳岛,共建零碳产业园,打造全域零碳示范城市。
顺应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围绕国家“双碳”战略,“丝路海运”在今年投洽会首次推出港航绿色评价体系,引领航运业谱写崭新篇章。
与宁德时代同成长,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全生命周期的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充电、保养等问题。目前,他们研发的“车船服役电池健康AI大模型”正在助力锂电池行业和绿色交通行业健康发展。
星云股份副董事长兼总裁刘作斌表示:“目前,我们正致力解决新能源汽车国际运输的安全保障问题,而且与东南亚和中东国家进行合作,希望能将中国的成功经验搬出去,打造权威、可追溯的电池数据安全生态体系。”
活力满满
供应链创新各显神通
2024年,福建全省进出口规模近2万亿元。今年1—7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表现亮眼,总值达1.09万亿元,在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中彰显出强大韧性与活力。
厦门作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2.3万多家供应链企业创造了超4万亿元的年营业额。在全球贸易秩序深度重塑的背景下,这里正在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中心。
由厦门国贸控股集团牵头,携手建发集团和象屿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厦门供应链数智创新有限公司亮相本次投洽会,展示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供应链应用平台。
“在全国产算力中心底座上,我们将整合采集国内外大宗商品的数据,由国内主流通用模型训练后构建更为适用的专业模型。”现场工作人员表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具体业务流程中的深度应用,厦门供应链数智创新有限公司着力破解供应链中的堵点、卡点问题,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不仅在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上占据一席之地,在跨境电商这条“小而美”的赛道上,闽商也是各显神通。
近年来,DIY产品广受欧美市场消费者青睐,国外掀起的POD(Print On Demand,按需定制)热潮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卖家涌入这条新赛道。据了解,全球80%的POD产能源自福建,福建已然成为全球POD企业创业的热土。
等订单来了再生产货物,还要及时送达海外消费者,这来得及吗?“来得及!”这是参展的厦门指纹科技有限公司响亮的回答。
“我们提供的全球POD货盘可实现零库存下的一件定制,且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都有自己的POD工厂,能实现‘订单在哪,工厂在哪’。”公司渠道经理刘志强介绍说。
相比传统的批量生产,POD模式摒弃了提前大量囤货的做法,而是精准地响应每一个独特的订单。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按需”,“先下单、后生产”的柔性制造降低了库存积压风险,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定制化体验。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10.8%。今年,福建实现跨境电商综试区全覆盖,为外贸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福品销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
“软硬兼施”
护航出海行稳致远
迎风加速,破浪前行。加快打造匹配需求的物流系统,正在赋能福建企业加速出海。
多货类、多场景、多区域适配,强化多式联运,依托“丝路海运”平台,福建省港口集团在践行港航贸一体化发展中,实现“陆丝”与“海丝”的高效衔接,构建起“向海出发、向陆延伸”的双向通道体系。
9月8日,第十五批15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正式发布。至此,“丝路海运”航线总数跃升至148条,连接全球48个国家、150座港口,编织成一张前所未有的航运网络,逐步构建起一条联通世界的“黄金水道”。
“丝路海运”持续扩容,深刻重构区域贸易格局。福建通往拉美国家集装箱班轮航线,较市场平均时效提升7天以上;“丝路海运”海合会国家海铁联运专线总体降本近25%;“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开行2000列,实现24小时“点对点”直达……越来越快捷的“丝路海运”释放出强劲贸易活力。
“丝路海运”国际联盟秘书长、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介绍说,迄今,“丝路海运”集装箱航线累计开行超2万艘次,吞吐量超2400万标箱;散杂货航线吞吐量超2700万吨,货值约260亿元。
通江达海、昼夜不息的物流承载着“中国制造”通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仅离不开基础设施优化的“硬联通”,更需要创新涉外服务“软联通”。
9月9日,“闽企出海”专业服务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打造集信息共享、资源对接、协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协作机制,为企业出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全周期的专业服务。
普华永道分析认为,包括闽企在内的中国企业出海战略,已从传统贸易转向深度属地化运营,呈现供应链布局、技术并购、基建输出、品牌反哺“四轮驱动”特征。
们希望借助投洽会平台,帮助出海企业系统梳理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合规风险、经营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及公共关系挑战等,制定一体化、全流程的风险防控方案,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行稳致远。”普华永道中国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何睦宁说。(记者 张颖 尤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