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11 16:40:55来源: 意大利侨网
近日,10多位温籍“海归”集聚第65期“米利都讲坛”,就海归人才创业就业问题展开一场“头脑风暴”。
“米利都讲坛”是市决咨委指导、民间智库促进会主办的论坛,探讨的话题大多是当前热点。此次探讨的“海归人才创业就业问题”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目前,我市正竭尽所能地吸引高层次人才。
逾万温籍“海归”回乡创业就业
温籍学子大量赴海外留学还是2009年以后的事,最近几年更是快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温州赴海外留学的人数每年达三四千人。
赴海外留学的温籍学子中不乏“学霸”,而富起来的温州热这些年非常重视教育,自费送子女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
据温州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有逾万名温籍海归在我市创业就业,其中六七成选择在温州自主创业;还有在部分高校、事业编制的科研部门及金融机构就业,像温大、温州肯恩大学、温医大等高校均是“海归”就业集中地;企业家子女留学回归后大多在家族企业“锻炼”,为将来接班做准备;真正成为公务员和加入民企的“海归”屈指可数。
从回温创业就业的“海归”学历来看,以获得硕士学位居多,也有部分拥有博士学位,像温医大附二院骨科医生朱思品等。
相关人士表示,早些年回温“海归”有的会选择考公务员,不少人加入到高校或事业编制的科研机构,但最近几年回温的“海归”大多选择自主创业。
不少“海归”在温已小有成就
此次“米利都讲坛”邀请到的10多位“海归”有自主创业的,有接班父辈企业的,有来自高校的,甚至有公务员,但以自主创业和接班父辈企业的居多。
从新加坡留学归来的王关关,一开始为在上海等大城市发展还是回温纠结,“失业”在家半年后,她决定在温州创业,做自己的服装品牌。“在温州做时尚品牌会比较难,但具体操作后发现,服装产业链上有很多温州人,去绍兴、广州等地采购面辅料,许多都是温州人。”王关关说。
目前,王关关创业的独立设计师品牌GUANGUANWANG1993 Studio在温州鞋服界已小有名气。
同样,从法国学成归来的张潇,也选择在家乡温州创业,跟另几位海归共同推出了社群数据文化商业平台项目,引得不少投资机构关注,目前其主要项目“无料书铺”正向全国布局,计划再开10家门店。
与众多温籍回乡创业者不同的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陈序,本来计划留在上海的外资银行工作,但遭家人反对,然后选择在家人安排的一个创业园项目“锻炼”两年,再进入父亲创立的星际控股集团,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有不俗表现。“目前,父亲已基本放手,我主要负责公司战略投资方面的工作。”已晋升为星际控股集团新掌门的陈序说。
三年前,在美国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的戴羡磊,父亲没有给他在大城市“锻炼”的机会,直接说自己要退休,让戴羡磊接管创立几十年的传统企业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我们公司是生产纺织机构零件的,科技含量很高,我是从总经理助理慢慢做起的。”已成为公司总经理的戴羡磊坦言。
用“圈子”吸引海归入“圈”回乡
据温州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温籍“海归”数量在4万人左右。那么,如何吸引更多的温籍海归回乡创业就业呢?在日前举行的米利都讲坛上,10多位“海归”积极建言,希望我市相关部门为海归建立一个平台,使温籍“海归”有自己的圈子,同时也要出台专门针对“海归”回温的政策。
“温州的未来要关注‘两归’人群,一是温籍的海归创业者,二是温籍的海归接班者。”市委政研室决咨中心主任倪考梦建议,相关部门能否为“海归”人才专门建立一个平台,成立联盟之类,形成一种互助体系。
关于这一点,从事相应医学研究项目的一位海归代表深有体会,他说,在温州找不到同伴一起整合。“如果能建立一个联盟,就能整合各行各业的东西为我所用,我的不少研发需要设计人员,但就是找不到这类资源。”
在张潇看来,给“海归”建平台就是给这个群体建立一个圈子,不仅方便他们的交流,也可使他们之间资源相互利用起来。“我公司的不少项目就靠同学帮助,但大部分同学不在温州。”
泰力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闻,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专业,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和纽约大学金融数学双专业硕士,曾是金改108将之一。放弃在香港百万年薪的工作,回乡打拼。她认为,像温州肯恩大学等机构“海归”人才较为集聚,主要也因形成了圈子,大家交流起来方便,“建立‘海归’圈子类平台,并不一定要开大会,也可通过建一个个微信群来实现”。
郑闻表示,要“圈”住“海归”,就要从温籍学生出国留学第一步开始做,然后相关部门时不时将相应人才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推送给这些学子,让他们在脑中形成一个温州概念,将来回国创业就业也就会将温州作为一个选项。“目前,不少温籍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第一选择地肯定不会是温州,而是上海、北京等大城市。”
当然,针对“海归”的平台建成了,还需要相应政策来支持他们长期留温创业就业。多位“海归”代表表示,目前温州已出台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但是尚未有专门针对吸引“海归”的人才政策,同时还需在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上出台一些政策,支持温籍“海归”回乡创业就业。
“我们学校海外人才三年的流失率不低,主要在于税收和子女就学问题。”温州肯恩大学商学院院长曹江说,不少优秀海归,会根据子女的教育需求选择职业。
做好五方面服务吸引“海归”回乡
目前,我市已出台一系列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措施和政策。不过,尚无专门针对“海归”的政策和措施。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主任吴松河认为,温州的这块短板应尽快补齐。“我们中心计划在交流、对接等方面给留学人才提供细致的服务,使他们逐步了解温州,最终实现来温创业就业。”
吴松河透露,今年该中心将针对留学人员做好五个方面的服务,包括搭建一个一站式服务平台及为留学人员提供就业、创业、交流和生活等四方面的服务,使温州学子在出国留学伊始,就由政府部门提供一系列服务,同时将温州对“海归”人才的需求等信息,及时推送给留学人员,最终达到吸引他们学成回国后“落地”温州。(来源: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