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28 22:07:40来源: 意大利侨网
高鼻卷发的中东人在马路边协助维持交通秩序;金发碧眼的欧洲人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非洲人坐在调解室解决市场纠纷……在中国东部的浙江省义乌市,这些看似“稀奇”的场景,在当地人看来却已屡见不鲜。
“本地户籍人口80多万,登记在册外来人口143万,每年有55万人次境外客商来义乌采购……”谈起这座小城的国际化,义乌市委书记林毅一连列举了一大串数字。
在当今的“世界超市”义乌,外国商人在分享中国对外开放红利的同时,正深度参与当地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城市的建设者。
在义乌每年的人大会议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总能引来记者的关注——十多名各种肤色的外籍人士整齐地坐在会场里旁听。
“其实我们绝不仅仅是旁听,我们提出的建议,有关部门真的会详细了解并采纳。”来自马来西亚的郭集福已经在义乌生活了15年,他多次作为外商代表受邀旁听义乌人大及政府有关会议。
郭集福告诉记者,在今年年初的人大旁听会上,他提出建设新型养老院,给入住老年人更多与社会接触的自由。“没想到,第二天义乌市市场发展集团就来电和我了解有关事宜。”
对于义乌的很多外商来说,为中国发展建言献策并参与到改革中来,是他们经常做的事情。同样经常旁听义乌很多会议的伊朗商人哈米告诉记者,在义乌生活16年来,他提出的7到10项建议都实现了。
2009年,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将外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注册登记权限下放到义乌,使义乌成为全国首个获得该项权限的县级市。
然而,当时想真正注册一家外商独资公司并不容易。哈米告诉记者,他跑金华、跑杭州、跑北京,前后经过了8个月,终于成为义乌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的设立者。
此后,义乌有关部门根据哈米等人的经历和建议,设立了国际贸易服务中心,所有的涉外服务全部纳入其中,“最多跑一次”的办事体验让外商纷纷为这个全国首个“无证明城市”点赞。
哈米等外商还积极参与义乌的社会治理。在哈米居住的鸡鸣山社区,有来自74个国家的2388个外国人长期居住,被称作“联合国社区”。因为文化、习俗不同,居民之间发生大大小小的纠纷在所难免。
不过现在,遇到难题,很多外国居民并不担心,他们都会找到哈米调解,因为他有另一个身份——鸡鸣山社区中外居民之家委员会会长。
大到几十万元的经济纠纷,小到邻里之间的摩擦,精通六国语言的心理学博士哈米总能耐心劝说、解决。“我喜欢调解工作,看到前来寻求帮助的人从怒气冲冲,变成最后离开时相互拥抱,脸上挂着笑容,我内心无比激动。”哈米说。
因为调解得好,哈米被义乌当地人称为“国际老娘舅”,还获得了数不清的奖状和证书。“获得这些证书,不是因为我好,而是因为中国政府重视外国人。”他说。
“以外调外”是义乌在涉外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思路。在拥有7.5万家商户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立解决了很多问题。
在市场,记者看到,来自阿富汗的外籍调解员李帅和中国司法所干部穿着一样的制服,正坐在调解室里为两位分别来自保加利亚和中国的商人调解纠纷。
据义乌市司法局国际商贸城司法所所长陈津颜介绍,现在义乌有来自12个国家的13名外籍调解员,他们做义务调解时凭证据,“帮理不帮亲”,成为化解中外贸易纠纷的好帮手。
为了促进外商与当地人的深度融合,义乌还聘请外籍人士和中国人一起担任“街长”,巡查各类影响所辖道路环境、交通等街面秩序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并监督整改。
在义乌生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许多外籍人士早已成了半个“中国人”,他们在深度参与各项事业的同时,也愿意让自己的子女融入这个国家。
在浙江义乌枫叶国际学校,持有乌克兰护照的四年级学生陈嘉诚的家长特意让他与中国学生在同一个班上学。“我爸爸妈妈想让我以后上中国的初中、高中和大学,在中国发展。”他说。
“我们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环境和城市面貌,为每一个来义乌的外商做好服务,让他们生活在安全、平等的国际化城市中。”林毅说。(来源:新华社)
福建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 奔向万亿目标
2024-11-13苍南到温州市区航线试飞成功 低空旅游借势起飞
2024-11-13瑞安市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用 助力企业“便利出海”“无忧出海”
2024-11-13温州“小切口”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多点突破
2024-11-13丽水荒野茶:从隐匿深山到“一叶千金”
2024-11-13【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孙宇波:百年树人,我走进私立高中的第十年
2024-11-13【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肖桂莲:不尽的感激和由衷的祝贺
2024-11-13【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贺旱霖:时光回溯——高中岁月的印记与未来启迪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