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5 09:24:47来源: 意大利侨网
作为曾经“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地区,贵州近年来一次次刷新着外界对它的认知。“天眼”落地、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大数据崛起、高铁纵横、产业培育,“多彩贵州”精彩不断。其中为贵州添彩的,就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贵州精神高地——贵阳孔学堂。
贵阳孔学堂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十里河滩,由贵州民营企业捐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完成,总占地1320余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为“公众教化区”“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孔学堂是一所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机构,内设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及理事会、孔学堂发展基金会和由国内知名文史哲专家组成的“孔学堂学术委员会”,重点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著作的出版社“孔学堂书局”,国内唯一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宣传、展示、交流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孔学堂》期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重点的“孔学堂高等研究院”,以及孔学堂网站、孔学堂艺术团、孔学堂书画研究院等机构。是一座按照“省市共建共管、部门协同建设、社会广泛参与”的创新思路,由贵州省、贵阳市倾力打造的多功能、复合型、地标性的大型公益性文化综合体。
中央战略,西南努力
建设和发展贵阳孔学堂,是贵州省和贵阳市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贵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创新举措和探索实践。它的管理和运营由贵阳市党委、政府主导,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7年来,孔学堂以“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通过常年举办公益讲座、教育培训、学习体验、民俗文化活动以及入驻研修、课题招标、会议研讨、合作交流等形式,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传播推广、普及应用和创新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业内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肯定,已经成为贵州省的人文地标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孔学堂在贵阳落地,是贵州人“敢为天下先”精神的有力证明。贵州创办这样一处全国仅有的新时代儒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承、展示、学习基地,令世人叹为观止。
开展普及活动,构筑精神高地
5月20日是“小满”节气。小满是收获的前奏,也是夏忙的序曲。这一天,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以及贵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主办的中国传统艺文传习推广暨孔学堂二十四节气四季公益文化活动——“琴诗消夏”在贵阳孔学堂杏坛举办,参与活动的艺术家们以古琴演奏、古典舞蹈表演、名家登台朗诵等方式,向大众展示古代文人墨客对夏的咏与赞,再现经典名著,展示属于夏日的音乐之声。
这是孔学堂推进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的一个剪影。
7年来,孔学堂通过不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推广普及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促成良好道德风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近百姓生活、留存百姓心间。
通过举办公益性讲座来抓普及。自对外开放以来,孔学堂坚持在双休日、节假日举办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座,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预告,公众免费听讲,杜维明、成中英、田青、楼宇烈、安乐哲等国内外名家授课,央视《百家讲坛》来此录制节目,做到了年年有计划、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讲座。截至5月21日,共举办772场,累计听众31万人次,公益讲座成为孔学堂一块广为人知、广受欢迎的“招牌”。
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来抓养成。孔学堂与贵州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联合主办“贵州省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共39期,1.5万余名干部参加;设立贵州省、贵阳市“道德讲堂总堂”,带动全省1.3万个“道德讲堂”建设,聘请10名“德师”,每年开展各类道德讲堂活动20多场;与贵州省、贵阳市宣传部举办“感悟中国智慧”“国学经典与为政以德”“领导干部从严治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专题讲座,开展官德教育、廉政教育,提升党员干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此外,坚持每周开展中小学生琴、棋、书、画、诗、礼“新六艺”培训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参加学校1000多所,参加学生逾12万人次;与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合作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其中,中学和高中4册入选了《中小学图书馆(室)配备核心书目》;与贵阳市教育局合作编写《国学教育读本》进入幼儿园、小学及初中课堂,首批发行23万册。
通过开展文艺活动来抓感化。孔学堂积极开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我们的节日”民俗活动以及“二十四节气”文化活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策划开展“知行贵州文化之旅”大型活动,先后走进贵州全省16个市州,累计200多万人次参加,让文化传播更接地气;成立孔学堂书画研究院,以“溪山翰迹”为主题相继举办“兰亭的故事”主题展、海峡两岸书法篆刻展、“世界的孔子”国际漫画展、中国摩崖艺术展、全国工笔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等书画交流和展览活动,累计参观人数70多万人次;策划打造“溪山踏歌行”系列演出活动20多场,促进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视角。
通过举行传统礼仪活动来抓渗透。把礼仪作为个人成长的重要课程,传承优良传统礼仪,彰显中华礼仪文明。如秋季开学举办开笔礼,为少年儿童破蒙、启智;青年节举办成人礼,教育青年人知感恩、重责任、敢担当;七夕举办中华传统婚礼,倡导夫妻恩爱互敬、家庭和睦;重阳节举办敬老礼,倡导人们守孝悌、尽孝道;举办祭孔大典,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北京孔庙等20多家单位联合成立全球祭孔联盟,实现全球同步直播。此外,2017年起每年举办孔学堂“开笔礼、成人礼、敬老礼走出去”活动,让中华文明礼仪进入学校、社区;2018年8月启动孔学堂“仁爱贵州”公益活动,将传统文化带给监狱服刑人员、留守儿童及农民工子弟等特殊群体,拓展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推动学术研修,创建学术阵地
作为祖国西南部的新学术重镇,贵阳孔学堂坚持学术取向,通过孔学堂高等研究院、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高端课题招标和成果发布、学术互联4个平台,积极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高地。在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孔学堂始终秉持开放理念,大力加强对外交流,努力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组织课题招标来抓研究。孔学堂二期“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自2015年4月8日开园以来,已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中国书院学会等28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机构签约入驻。孔学堂还与贵州省社科规划办合作,每年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标“贵州省社科规划国学单列课题”20个。自2015年以来,孔学堂课题研究共收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申报书801份,立项84项。
通过举办学术论坛会议来抓深化。与国内外合作、省内外合作以及跨界合作,成为孔学堂夯实学术根基、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方式。孔学堂与光明日报社合作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座谈会,“多学科视域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端学术研讨会;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合作举办“‘三严三实’的中华文化根基研讨会”;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光明日报社合作举办“孔学堂四季论辩大会”21场,2020年春季论辩大会首次采取远程视频连线方式,以“中国医道与天人合一”为主题,邀请国内知名中医学专家与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围绕中医在此次战疫中的贡献、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如何互补共进等内容展开论辩;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2014年、2015年年会孔学堂分论坛;与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合作举办第二十四届全国书博会孔学堂分会、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等。截至目前,孔学堂已举办国际国内论坛会议40余场,中小型学术活动以及各类讲习、讲会90余场,国内外专家学者4000余人次参加。
通过推动传统文化交流来抓认同。孔学堂承办2013年孔子学院总部理事座谈会,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展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活动;积极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机构开展交流合作,与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与贵州省外事办联合举办中韩人文交流主题省道“忠清南道日”大型文化活动;应邀赴希腊罗德岛参加第十四届“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与北京大学合作组织外国留学生到孔学堂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与宋庆龄基金会、俄罗斯“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联合主办中俄大学生一对一交流研习营活动,促进国内外青少年文化交流;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台湾中华文化总会联合举办“第七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充分发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作用,广泛开展两岸文化交流;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孔子研究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联合会、中国儒学社团联席会等机构加强合作。2019年应邀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济宁市人民政府共同协办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孔学堂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徐圻教授当选为第六届副理事长。
通过加强对外宣传来抓传播。孔学堂积极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明之旅》等栏目合作拍摄《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百家讲坛特别节目》《王阳明心学溯源》等节目和专题片,分别在央视国际频道、科教频道多次播出,反响热烈;与凤凰网建立长期宣传合作关系,打造凤凰网国学频道孔学堂专题栏目;孔学堂公众微信号荣获“文传榜·2015十大国学公号”,孔学堂网在同类网站中排名稳居全国第一,着力构建“网上孔学堂”;2015年7月美国《华尔街日报》驻京记者到孔学堂专访,并于当年9月在国际版、美国版头版发表了题为《在中国,孔子回来了》的长篇报道;201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时报》于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刊登了孔学堂专题报道。孔学堂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加强对接联络,计划建立合作。孔学堂自正式开放以来,累计接待国内外各考察团体3000多个。新加坡前政务部长曾士生、加拿大总督戴维·约翰斯顿以及我国台湾的林中森、刘兆玄、吴伯雄等曾前来参观,并给予肯定。
突出阳明文化,构建贵州特色
王阳明曾在贵州悟道,孔学堂依托贵州独特优势,将阳明学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学术研修的重点学科领域,将阳明学作为重点学科领域,深入挖掘知行合一的阳明精神,广泛开展研究及传播。
开展阳明学研究交流,深入探讨阳明文化。孔学堂专门成立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与孔学堂高等研究院采取“一个内设机构、两块对外牌子”的形式进行管理。编撰《阳明学年鉴》,通过系统总结每年阳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研究方法和路径与阳明学界的整体面貌做客观深入的介绍,全景式地展现每年阳明学研究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为当代阳明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建成并开放“阳明馆”,拓展阳明文化传播形式,与“阳明洞”“阳明祠”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与贵阳市修文县共同打造“孔学堂·阳明洞会讲”六期;主办第四届、第五届知行论坛暨国际学术大会,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参加。
举办系列文化活动,打造阳明文化品牌。孔学堂积极打造公益讲座重要子品牌——阳明学系列讲座35期;与浙江省美术馆合作举办“阳明的故事”黔浙两地书法联展,在绍兴博物馆、西南大学等地巡展;与浙江省和贵州省话剧团共同推出大型历史题材话剧《此心光明》,先后在北京、杭州、西安、成都等7个城市巡演63场,该剧目还荣获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丝绸之路文化贡献奖、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迎接党的十九大献礼剧目;策划举办王阳明国际漫画展,从全球60余个国家动漫艺术家的2400余幅投稿作品中精选200余幅展出,先后在重庆、上海等地巡展;与浙江绍兴博物馆合作推出“阳明的故事”系列儿童绘本,为广大少年儿童了解阳明故事、阳明文化提供了一个寓教于乐的读本;孔学堂书局推出“阳明精粹”等系列丛书。
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孔学堂品牌
《孔学堂》期刊作为全球第一份以中英双语对译的学术季刊,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遴选为100种国内重要期刊之一,代表中国期刊亮相世界最大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中国期刊展。期刊中文版和英文版分别入选“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新刊类和英文期刊类入库期刊;规划建设孔学堂“文化创意产业园”,营建消费创作型与文化旅游型为一体的综合型园区消费模式,打造“礼乐风景”名片;组建孔学堂文化发展(贵州)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孔学堂品牌文创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