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堂的变迁

时间:2021-03-07 01:29:07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东社街,分为东街、西街和南街。之所以称为街,也称合蓬街,是因为街面由石头铺成,街面两边开着店铺,住着世代居住在东社街上的居民。在西街中段有一个汤水炉子,那个年代煤炭是用计划供应的,一般人家都舍不得在家烧开水,汤水炉子的生意特别好,一天到晚冲开水的人络绎不绝。从汤水炉子往西约100米,就到了西街头的大门堂了。大门堂坐北朝南,高出街面一个台阶,台阶由青砖铺就,踏上台阶跨过门槛就进入大门堂了。既然有门槛就应有大门,因年代久了,我们没有看到过大门。在大门堂的二把墚上挂有一块长2米,宽1.4米,厚约5公分的匾,匾面漆成大红色,上书隶体的“孝廉第”三个斗大的金色大字。由于年代久远,匾面的油漆已经部分脱落,但孝廉第三个金色大字仍然非常清晰。1966年文化大革命,这块匾也不羽而飞不知去向了。

       大门堂的前面是一个很大的广场,据老人说,以前广场上有旗杆的。老人说陈家祖上中过举人,皇上赐了匾,还赐有旗杆,一般的人家是不允许树旗杆的。广场就是现在的菜市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场上也很热闹,有打百戏(杂技表演),也有唱地方戏的,后来七十年代初期放露天电影的,东社街上的男女老小都来观看。我清清记得文革中,在市场上放电影《红灯记》,人山人海,连余北,五甲的人也来观看。当时就有五甲的人把自行车寄在我家门口。

       从大门堂往里走,是一个很大的敞天,敞天中间约100平米地坪比其他地坪高出一个台阶。这块地坪由40cm乘40cm的青方砖铺成的,在东社街,鲜见这样的方砖,可见当年这个院子的规格是很高的。

       再往前走,就是正房了。这是一座坐北朝南,明三暗五的房子。整栋房子高大气派,房檐高约3.8米,七把墚每根直径都有30cm 粗细,在当时是不多见的。中间是客厅,厅前有廊檐,称为走马廊檐。客厅有八扇大门,中间的四扇大门正对着大门堂。客厅的两边各有两个房间,第一间的南面是四扇玻璃窗户,第二间的南面是可以卸下来的木窗。两边的房间都是对称的。这一栋房子应该就是当年举人家的正房了。

       正房的两边是五间朝东与朝西的厢房,整个大门堂里面就是一个四合院。在正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扇门,叫做东门和西门,我们小时候还记得东门是有门框的,门已经看不到了。西门光看到过砖垛,门框没有看到过。

       大门堂里面住着八户人家。大门堂两侧住的是陈元培家和陈元善家。往里面走,东边住着陈元基家和陈元泰家。西边住着陈二涛家和陈三涛家。正房的东边住着陈汝清家,西边住着陈吉六家。后来陈二涛和陈三涛家搬走了,姜卜飞家和姜卜鸾家搬过来住了五十多年。

       我们家住在正房的东头,在房屋的东头有一小块自留地,小时候在自留地种菜,施肥,浇水。窗前有一棵桃树,春天看桃花盛开,夏天看绿油油的蔬菜,黄瓜、豇豆结满了藤,自有一种丰收的喜悦。秋天在东山头捉蟋蟀,晚上听着铜姑婆婆的叫声入眠。冬天到了,将水缸里的冰块捞出来,中间凿一个洞,用铁丝扳一个钩子推冻车玩,这也是一件儿童年代很开心的事。

       住在我家西边的陈二涛家门前长着几棵月季花,每到开花的季节,红的,黄的,白的花儿开满枝头,煞是好看。陈三涛喜欢钓鱼,他家门前的水缸里总是有鱼养着,常常看三涛在水缸中抓鱼,弄得水缸里轰通轰通响,感到特别好玩。后来上学了,读了鲁迅的杂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后来到绍兴鲁迅的故居去看过,感觉跟我家东山头差不多,我们家只是小一点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住在大门堂里面的八户人家,互相尊重,礼以相待,和谐共处,传为佳话。从古老的大门堂里走出两位东社街上仅有的百岁长寿之星,姜卜鸾的母亲和姜卜鸾本人都活到103岁。这也是东社街上大门堂的一种荣耀和骄傲!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旧城改造把大门堂及周围的老房子都拆了,早年的大门堂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童年的记忆。谨以此文记载,给陈家的后人留下一点历史的痕迹。(作者:陈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