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22:43:12来源: 意大利侨网
文化乃国家之魂,社会之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发掘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现代元素,重估其现代价值,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时代课题。
何为“文化”?它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在现代语境下,文化是名词,乃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凝结与升华。但“文化”一词的原始含义却较此更为丰富立体。《易经·贲卦》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而言之,文化之本意即“人文化成”,即“以文化人”“以文教人”,最终达到内修文德以化成天下的境界。唯有领悟“文化”的本义,才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落实行动,达成目的。
孟子言:“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作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绵延不绝之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而深远的人文价值。阅经典,可见睟面盎背、文质彬彬之君子;读史书,可获疏通知远、鉴往知来之智慧;观诸子,可得尚友古人、实获我心之欢喜;诵诗词,可生懔懔怀霜,眇眇临云之情志。“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只有养护好文化的根,才能结出累累满枝的果。因此,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一代代人的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现代表达,以此激发大众的兴趣,重拾对传统文本的兴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融入现代生活。
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要进行现代转化
首先,要采用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表达方式。传统文化形式多样,不仅以有形的方式躺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遗址里,还以无形的方式流淌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血液里(如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进步,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必须要进行现代转化,方能让文化与受众实现跨时代的心灵碰撞。
在转化的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到不同年龄和消费群体、层次的特点与需求,既要保留传统的纸质和实物文献,又要发展“互联网+”模式,采用更加亲民、便利、富含文化魅力的表达方式,增强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以古籍资源的现代转化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与综合利用。所以要加快推动古籍数字化工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沉寂的典籍“动起来”,降低查阅门槛,提高利用效率,促进传播普及。如可举办古籍数字人文作品展,建设分门别类、各具特色的数据库、地图系统、人文开放实验室等。在这些方面,有些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已经身体力行,走在时代前沿。浙江大学“智慧古籍平台”,点击地名,地理定位立即跳出,点击年号、干支纪年等,对应的现代公历日期立即换算。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研发的中文古籍光学字符识别(OCR)系统,点校整理古籍效率大幅提高。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学生马源及其团队用JavaScript完成的H5习作,取名为“宋元学案传承可视化系统”,在北宋王希孟创作的名画《千里江山图》上标注了“涑水”“濂溪”“玉山”等若干个古地名,还有数百个衣袂飘飘的儒生,正在图上缓缓挪动,像是在“赶路”。技术赋能,让研究者从卷帙浩繁的古籍中得到一定解放,使历史研究如虎添翼;技术赋能,珍贵文物不仅可永驻云端,甚至可以千变万化。人们在轻松的精神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抵达现代意义的表达范畴。
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意义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脱离了内容的形式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不仅要注重表达方式的现代化,其内容也应摆脱传统桎梏,赋予鲜明的时代意义,并结合时代变迁拓宽和完善其内涵与外延,“承百代之流,而汇乎当今之变。”
历史上,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所处环境和时代需求的变化,完成了多次迭代重塑。战国时,法家学说是势之所趋。而在西汉初年,提倡与民休息的黄老之学则为主流。西汉中期以后,面对法网松弛、人心涣散的局面,以网罗人心、规范秩序见长的儒家思想又脱颖而出,经改良包装后被奉为官方思想。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忽如远客,生如朝露之感弥漫世间,故消解名教自然之壁垒的玄学与佛学思想风靡一时。此外,为了因应变幻的时代,儒、墨、道、法、释各家也都在保持自身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别家思想,完成了内部的千年蜕变。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无限敞开的意义系统,“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学,一代之学必成一代之用。”
处于伟大民族复兴历程中的一代中国学人,应对传统文化作出合乎这个时代要求的理解,以成就当代之用。以“论语学”而言,中国历史上,其发展建构大体经历了4个时期。最后一个时期,即直到今天仍在延续的当代探索期。那么,相对于前3个时期,我们这个时代应构建怎样的论语学新体系?王钧林先生提出的3个问题(一是今天应该如何读论语?二是现代论语学如何转型?三是今天研究论语的理论和方法)或可资启发。就“人”而言,《论语》中不惟有君子小人之辩,还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成人”标准,《大学》中有“正心诚意”“毋自欺”的至诚君子,《中庸》中则有“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矫矫君子,至于《孟子》,更是鄙视行止由人的“妾妇之道”,提出身具“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概念......凡此种种,无不是在结合时代要求,丰富与拓展“道不远人”的命题。
增强人的能动性与责任感
无论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从根本上还是要依赖相关人才来推进。因此,必须要增强作为诠释主体的人的能动性与责任感。
多年来,大众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汲取严重依赖历史剧和普及性读物,而歪曲事实的历史剧和粗制滥造的读物极易对大众形成误导。另一方面,真正懂得历史文化的研究者却没有真正打破与大众之间交流壁垒。笔者以为,走向大众是学术本质上的实践性回归,也是社会科学的本质要求。孔子有教无类,将贵族文化的火种播撒民间,而得身兼六艺之七十二贤人;王阳明希慕圣人、随处点拨,终得“我名虽在天,造命却由我”的泰州王艮。若欲文化活水汩汩而出,则必应有饱学之士浚其泉源。学者应克服精英文化居高临下的自我封闭心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让传统文化“百花齐放春满园”。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与光怪陆离的西方思潮,强调“旧邦新命”,用穷源溯流之举来赓续中华文脉,以返本开新之姿来再造中华辉煌。这既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务本精神,也体现了“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进取精神。“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只有立定脚跟,充分吸收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现代诠释,方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稳握船舵、击楫中流、乘风而行。(来源:锦观新闻 作者系四川大学历史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