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强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时间:2022-11-19 08:55:38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深厚文化情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怀大道、担大任,顽强拼搏、接续奋斗,赓续并光大了中华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鲜明地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为国家战略,壮大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提振文化优势,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构筑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也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贡献了更为绚丽的中国色彩。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就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系统的战略部署。高度的自信自强、坚定的守正创新、博大的开放气度、深沉的为民情怀,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也跃动于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论述的字里行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向着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前行的重要遵循。

        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自信自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前提。文化自信自强来自高度的文化自觉,体现为对文化价值、文化发展规律、自身文化使命等的深刻把握与积极践行。文化自信自强体现为文化问题上高度的自我确信,包括对自我文化价值、理想、活力、前景等的充分肯定,对能够担负好自身文化使命的坚信不疑。文化自信自强不仅昭示着文化发展的方向,也鼓舞、锤炼着文化奋进的激情和意志。

        文化自信自强深深地融贯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进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发展与文化强国建设问题,越发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在思想理论层面,我们党反复以“精神基因”“独特标识”“灵魂”等形容文化意义,以“最深层次的认同”“最根本的自信”等定位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不断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在战略顶层设计层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落笔对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战略勾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十九大报告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主题发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新号令,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作出新推进,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建成文化强国写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在实践推进层面,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举旗定向,动员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全面推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成为新时代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气象、主旋律。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自信自强”是大会主题中的重要关键词,是贯穿报告全篇的精神气质,也是报告中关于文化章节标题的“题眼”所在。报告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瞻部署中,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清晰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于述史、阐理、明向、促行中,无不彰显出文化自信自强。这是中华民族再创文化新辉煌的根本思想前提和精神底气。

        二、坚定的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的我们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大会主题的重要关键词。中华民族素有创新禀赋,中国共产党也向来有着开天辟地、创新创造的勇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以“创新”为首的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让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实现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样展现着创新的果敢和锐气,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是一个致力于千秋伟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出的始终面向未来、敢于并善于开创未来的强音。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的创新问题。如,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文艺要“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强调,贯穿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各领域,既体现着对文化创新的着力推动,也蕴含着实现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坚定信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直接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题,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我们所推进的文化创新,是与守正有机统一的文化创新。守正,最关键的就是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之“正”、守中华文化立场之“正”。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发展好今天的事业。概括而言,文化领域的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都是推进文化创新中的“守正”之举。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等文化领域的守正之则。坚定的守正创新,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文化发展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是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生、文化大国成为现代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博大的开放气度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开放包容是一种文化和文明体系汲取新鲜营养、增进创新思维、在新陈代谢中保持旺盛生命活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文化和文明体系生机蓬勃、自信从容的重要标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以开阔博大的胸襟包容天下、协和万邦,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汇万流而成一宗,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既有文化自信的鲜明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共产党人,同样具有开放包容的气度和胸襟。这些年来,面对逆全球化思潮的不断发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积极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向世界不懈倡导的时代潮流观、文明观,体现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与自觉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进中华文化主体性与深化文明互鉴相统一,既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立足本国本民族实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取长补短、择善而用,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覆盖更为广泛,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更加丰富。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也不断深化发展,国际传播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以坚定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的精神气质。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仍在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胸怀天下”鲜明表达了我们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自信从容;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列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报告强调了文化的“自信自强”,但自信自强,与自我封闭、唯我独尊决然不同。博大的开放气度,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展现的光辉形象,是当代中国直面世界的坚定姿态,也是中华文化能够再铸辉煌的重要特质所在。

        四、深沉的为民情怀

        坚持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人民性,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我们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来概括我们所要发展的新文化的本质特征,以“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来表达我们所要发展的新文化始终坚持的方向,其中便体现着对社会主义文化人民性的自觉坚持与践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明确地提出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理念,坚定不移地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内含着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内含着对文化繁荣发展的更多期待。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面对不同领域的文化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也从不同角度反复勉励大家要自觉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这些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高度自觉,有力引领了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入实施,也有力引领了文化领域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的文化建设新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深刻阐发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至上”观,并将之贯穿于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方面面。报告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列入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根本立场、重大原则、本质要求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同步前行。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总体论述、对文化建设各关键方面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都鲜明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推动全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推动人的现代化,将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锻造更有力量的主体。(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壮海,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