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青绿山水新境界
——评王立国的青绿山水
刘曦林/文
青绿山水是中国也是世界艺坛上的一枝独秀,中国从隋唐以来,特别是唐代大小李将军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曾经使中国青绿山水达到一个高峰,到宋代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千里江山图》等经典作品的出现。但是到了元明清,文人画兴起,水墨山水得到了特别的发挥,相对而言青绿山水被边缘化了,青绿山水画的美学当然仍然有人继承,但是势单力薄,到了近现代依然如此。当代工笔重彩画很兴旺,但人物、花鸟居多,青绿山水较弱。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假托齐白石和张大千活着,说他们去看全国美展,齐白石对张大千说,你擅长此道,你给后生们讲讲如何画青绿山水。今天看到立国君的青绿山水很高兴,中国又多了一个青绿山水画家,中国青绿山水画有望。
立国的画已经有自己独特的面貌,首先是用笔雄强刚劲,有北方人的气质,这仿佛是一种天才,又或许是燕赵遗风。但把挺劲有力的笔法和重彩结合到一起时便是一种技巧,这无疑也是他给自己出了个难题。他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他在中南海工作中,接触过一些为中南海画画的大画家,比如说何海霞等,由于勤学好问能悟,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他保留了传统的勾线、分染、罩色、撞粉等技法,又于局部先泼色后勾勒,增加了画面的质感与空间。他以石青、石绿与朱砂为主色,并熟练地运用了一般画家很少用的紫色和各种灰淡的复色,使画面增加了浪漫和神秘的气息。他发挥传统青绿山水画的装饰因素,又色墨相辅,即保持了传统青绿山水艺术特色,又有水墨写意的抽象因素。布局有大开大合的传统成份,也应用了现代构成,简练而有骨力的勾勒和鲜明的色调增强了视感。但是如何使笔法不过于外露,雄浑更兼雅致含蓄,还需多一些意境追求与技巧的探索。如果在保持自己雄强个性的前提下,再吸收张大千、何海霞他们泼墨泼彩的技巧,再补充些潇洒自如的笔法和墨法或虚幻处理,也许雄强而兼具气韵生动。
中国画向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立国明此,师造化而不受造化的局限。师法此山而不是此山,而是写心中意象,写自己心里的山。一湾碧水、一座幽亭、数叠青山,蓝天白云倒映在房前屋后的池塘,恬静与平和、超脱与诗意,都给人以向往的精神境界。这些都是他深入生活,面对自然写生的感受。或者说,他用艺术的表现筛选净化了生活真实,强调了其中的主观精神。他讲究意象表达,抒发心中的境界的同时,也在表达大自然本色的鲜活。那是山水的律动,也是他艺术的生命。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词中写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就是讲人和青山精神的交流、情感交流、诗意的交流。现在他继承了这个文脉,也继承了中国画笔墨的传统,书法功底很好,又通过他的笔墨,通过他的色调,通过虚实的处理,强化了诗性表现。晨昏雨露、春夏秋冬的变化在他的画里已经有了,但他有些画对形似较重视,表现某种神韵的不似之处还不够。若多读佳文,多写诗词,用心去体验自然,坚持师造化而增强自己独特的个性,然后把大自然融于神,融于情感的交流,融入诗性的体验,不仅于实处做文章,又能于虚处得余味,或许这青绿山水会走向更高的美学境界。立国正最佳年华,当寄予厚望。
(作者刘曦林,系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研究部主任,艺术委员会及其收藏评鉴委员会委员、展览资格评审小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王立国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90年-2004年,就职于中南海中央警卫局。1999年毕业于北京画院。2010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师承王文芳、李小可先生。在中南海期间曾得宋文治、何海霞等先生指点,目击道存,受益匪浅。作品擅长重彩青绿山水,注重山水内在精神的表达,用笔雄强,设色沉着,表现的独具特色。花鸟画中尤擅紫藤,其画法大开大合,笔墨洒脱,有自家风貌。
近年来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及献爱心公益活动,多次获奖。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中央办公厅机关、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机构悬挂或珍藏。出版有 《王立国画集》、《中国画名家作品集——王立国》等。
作品收藏热线:何先生158010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