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03 16:27:00来源: 意大利侨网
展览日期:2018年12月11日至20日
展览1【意象画派四维油画展】
地点:安徽省芜湖市大浦乡村世界意象画派(春谷)艺术馆
展览2【意象之源大师笔墨展】
地点: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文化馆
本次双展将展出意象画派创始人张尚明先生的部分油画作品及南陵本土艺术家的书法绘画作品。这将是当今中国传统艺术绘画与西方视觉艺术绘画的一场“灵与肉”交融的视觉盛宴,站在东西方巨人的肩膀上腾飞,谱写东西方美术史上的新篇章——意象主义四维空间艺术绘画。
【意象画派简介】
西方是眼睛看世界
东方以心看世界
中西如何交融?
意象画派:以中国文化元素为特征;以视觉与心象的透视空间为载体;以色彩结构形成的立体画面及三维时空的视觉效果,全面阐释东方文化大美术观的四维空间绘画艺术种类。
意象主义画派是一个新生的画派,由著名画家、上海中元意象画院院长张尚明发起,2010年,上海世博会两大展馆——城市足迹馆和世博会博物馆中首推中国文化元素——“意象派”系列展项。意象画派就此得名。作为崭新的艺术种类,意象画派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以大美术的视角,融合了现代各种美术表现手法,通过色彩结构,空间结构、影像结构、浮雕与雕刻结构、中国画笔墨意象结构等诸多表现手法,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构成模式。是西方油画表现形式和中国传统绘画思维模式及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结合体,即体现了强烈的油画语言,又不同于西方油画的画面形式感。从而呈现出立体画面及四维时空的视觉效果,是全面阐释东方文化大美术观的艺术种类。意象画派的形成及开创,是当今大时代的产物,是东西方绘画思维方式及体系的一次探索性的超越,折射出东西方两种艺术的光彩,蕴含着东方美学特质和西方形式表现的双重意蕴,是对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意象文化发展的一次全新突破,具有划时代的美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意象画派创始人 张尚明
【名家评意象】
从中国文化的传承角度来看,意象派绘画是当今全球化时代条件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新的阐释,让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世界的一次可贵尝试。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它能让任何不熟悉艺术史、不熟悉中国文化的人都能获得极大的享受,回归文化、回归未来、是艺术摆脱终结命运的必由之路。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学家彭锋
面对这样的画作,我们已经无法为其归类。从创作手段方面说。这些画当归属于西方的油画;但是,通过画面,郁郁勃发的却分明是一种延绵千年的中华精神。—— 中央美院教授、美术理论家、批评家邵大箴
意象主义绘画作品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美,是对东西方绘画思维方式及体系的一次探索性超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批评家陶咏白
意象油画具有中国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心理,它所特有的含蓄和韵味使这种绘画充满了东方的诗意,我们在张尚明的绘画中就感受到了这种东方的诗意。——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艺术学博士后陈明
吸收了很多西洋绘画元素,有具体的形,但又不是那种受到光影约束的油画理念,意象画派的提出,对于当下我们这个时代艺术的多元,强调民族的艺术精神,我想是有积极意义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部主任梅启林
张尚明先生的油画脱离了早期的中国油画的路线,摆脱了工具材料上或者简单手法风格上的笔绘和套用,而是真正回到了中国人对艺术的态度和精神整体的把握,就是一种随心欲的,一种借物抒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著名美术评论家郑工
作为意象画派创始人之一,张尚明的意象主义绘画作品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美,是对东西方绘画思维方式及体系的一次探索性超越。
意象主义绘画作品的诞生及画派的形成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表现技法和构成模式,折射出东西方两种艺术的光彩,蕴含着东方美学特质和西方形式表现的双重意蕴,具有划时代的美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时势造英雄。意象主义画派的形成是当今大时代的产物。
张尚明,1965年生于安徽南陵县,自幼家境贫寒,5岁学画,7岁拜师,9岁乡里称道,18岁参军,26岁历时8年精心绘制的244.2米长的巨幅长卷《千古黄山》轰动画坛。1993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埋头于北京图书馆,饱读中外美术史论,遍访京城中处艺术名家,对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种创新应该是真正意义上划时代的艺术创新。
十多年来,张尚明游历在东西方两大绘画体系之间,不断思考探索,在肯定和否定间反复摸索实践,他的绘画历程充满艰辛、苦涩、寂寞、痛苦;同时也在渴望中不断体验着快感与冲动,执着和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信念。苍天不负有心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张尚明等人的意象派画作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关注和认可。
多年来,无论是中国传统绘画,还是西方现代绘画似乎都徘徊在艺术终极的困境之中。而意象画派的诞生无疑给东西方两大画坛带来一派生机和新气象。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意象画派的形成和诞生,一方面是画家个人努力探索和绘画天分所致;一方面则是大时代的产物,这一点尤为重要。新世纪东西方美术艺术的大繁荣,经济、文化、艺术的相互交流碰撞,世界发展趋势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现代科技、交通、信息的飞速发展,广阔的国际视野等等,为意象画派的形成提供了最重要的基本要素。
正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学家彭锋所说:“从中国文化的传承角度来看,意象派绘画是当今全球化时代条件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新的阐释,让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世界的一次可贵尝试。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它能让任何不熟悉艺术史、不熟悉中国文化的人都能获得极大的享受,回归文化、回归未来、是艺术摆脱终结命运的必由之路。”
西方绘画主要是以写实为主,通过色彩和光的变化表现物象的本貌;中国传统绘画则是以意象为主,通过人们对自然万物的心灵感受来表现物象。更多的是用笔墨表现心中之意象。这应该是因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所致。
张尚明的意象派绘画作品则是以大美术的视角,融合了现代各种美术表现手法,通过色彩结构,空间结构、影像结构、浮雕与雕刻结构、中国画笔墨意象结构等诸多表现手法,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构成模式。是西方油画表现形式和中国传统绘画思维模式及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结合体,即体现了强烈的油画语言,又不同于西方油画的画面形式感。从而呈现出赋予东方神韵的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然的对话。师法自然,因心造境。这种亦真亦幻,时而让你身临其境,时而让你进入梦境,艺术从追求外在真实,过渡到在个人选择下的真实,这就为走向内在真实提供了可能性。通过真实物象色彩的视觉冲击,在真实直觉中走入意象梦境,主题的意象感受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正如中央美院教授、美术理论家、批评家邵大箴先生所说:“面对这样的画作,我们已经无法为其归类。从创作手段方面说。这些画当归属于西方的油画;但是,通过画面,郁郁勃发的却分明是一种延绵千年的中华精神。”
我们来看张尚明先生近年创作的一幅意象派画作《执着与信仰》,画面中一位手握竹杖年近七旬的藏族老婆婆,粉红色的头巾,雪白的羊皮袄翻领和苍白的头发,古铜色的脸庞和粗糙的手,整个画面色彩绚丽饱满,形成一种强大的色彩视觉冲击力,给观者的是一种心灵震撼的色彩美感!画面中人物的造型有如石雕刀刻,从而展现出人物坚毅的性格,满是皱纹的脸庞和紧握竹杖的手预示着画中人物沧桑的人生历程,老婆婆深邃的眼睛及凝视远方的目光则体现出画中人物一往无前终生无悔的执着精神。观者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但画者并未仅仅停留在色彩美和人物真实的艺术直观表层上,张尚明通过强烈的色彩视觉和人物的真实刻画在更深层面上表达着一种绘画的意象,使观者在潜意识中生发出一种心灵意象的碰撞,画中人物那种坚毅的性格,那种对信仰的执着追求也许正是画者本人心迹意象的自然流露。正如张尚明言:“我想在景物的亦真亦幻效果之间表达我的意象”。当然,不同的观者面对此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意象的联想。
我们再来看张尚明的另一幅意象派画作《最后一抹晚霞》,覆盖着积雪广袤无垠色彩斑斓的大地,寥廓天际间一抹粉红色的晚霞耀眼夺目,那种清纯,柔美、鲜嫩、自然的色彩语言令人心灵震撼而激动不已,触发观者无限联想和回忆。眼睛看到的是美丽鲜活的色彩,而心灵却超越了现实的画面和时空,或是对童年美好的追忆,或是对初恋最美好的回味,或引发你对美好人生的向往,或是对人生辉煌瞬间的感慨……
从张尚明先生的《执着与信仰》、《最后一抹晚霞》两幅意象派画作中,我们似乎已看到了意象主义画派的美学价值和学术价值所在,这无疑是一次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胆尝试。
当然,意象主义画派的形成和成熟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和完善,能否最终得到中外广大人士的认同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但可喜的是他们敢于从大美术、大时代的视角,站在东西方两大绘画巨人的肩膀上高高竖起一面崭新的旗帜。或许意象画派的形成能够在美术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但愿他们能在美术发展史上竖起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正所谓,学无止境,艺术无国界。
这正是,人们对美好艺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