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意大利出口模式优势何在?

时间:2024-11-19 20:59:41来源: 意大利侨网


        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 法国《快报》周刊网站11月17日刊登题为《意大利如何成为世界第四大出口国:这些秘诀或可启发法国》的文章,作者是蒂博·马罗特。文章编译如下:

        意大利在今年上半年成为世界第四大出口国,超过了日本。与此同时,法国的排名继续下滑,目前排在第七位。更糟糕的是,仅9月一个月,法国的贸易逆差就扩大到81亿欧元,而邻国意大利却出现了25亿欧元顺差。

        意大利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主要因为国内需求疲软。出口产品主要销往德国和美国,以及法国和瑞士这两个邻国。意大利模式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是高度互联的工业结构,这一结构的99%由中小型企业组成。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2年,意大利有近36.6万家工业企业,而法国只有不到21万家,其创造的附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5%,法国这一比例为16.8%。

        这些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集中在工业区。农产食品加工、家具、服装、皮革……这些工业区有140多个,主要分布在该国的北部和中部。法意经济关系研究所所长法布里齐奥·马里亚·罗马诺强调说:“这是一种独特的现象。这些工业区是自发形成的,是工人和雇员在工作地点旁边创建了新的实体。其中的中小企业和中型企业既是竞争对手,也是盟友。这是出口的一大优势。”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0多家超小企业要先合作满足一位外国客户的需求,接下来再就另一份合同展开竞争。

        意大利纱帝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托万·曼戈尼亚说:“它们能够迅速适应变化,不怕承认错误,哪怕需要推翻一个糟糕的决定。”这位法国高管自1988年定居意大利后,从未想过回国。他说:“像我一样,许多外籍人士都染上了意大利‘病毒’。其他地方没有意大利这种精神风貌和对工作的热爱。”法布里齐奥·马里亚·罗马诺认为:“意大利的出口商更加灵活。有时,法国公司倾向于销售内部已经设计好的产品,而不是尝试与客户一起制造产品。”

        然而,在法国很难复制工业区模式。法国国立工艺学院教授奥利维耶·吕昂西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将意大利的产业集群奉为典范,因为它们是多家中小企业就非常具体的主题开展合作的绝佳范例。但由于缺乏类似的合作文化,我们无法在这里复制这种方法。”法国经济研究观察中心商业条件与展望部主任夏尔-亨利·科隆比耶指出:“意大利在政治、经济和历史上的中央集权程度低于法国。各地区在执行经济政策方面仍然发挥重要作用。这有利于形成更加分散的产业结构。”

        意大利如今的政治形势看似稳定,过去并非一贯如此。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八届政府前赴后继。这种不一致性导致企业自发组织起来。意大利-法国俱乐部创始人兼主席爱德华多·塞基解释道:“意大利的成功并不归功于中央政府。首先归功于各地区企业家守护行业的能力,其中一些行业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另一个原因在于生产保留在本土,没有外迁。”
  
        为了在国外打响知名度,中小企业和中型企业依靠公认的专业技术,尤其是机械零件方面,但不仅限于此。制药、汽车和农产食品加工部门表现突出。在欧洲的工厂,甚至在这一领域的先驱者德国,也经常能见到意大利机器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工业近年来在产品升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奥利维耶·吕昂西说:“这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切实政策的成果。”更不用说散居国外的意大利人所做的宣传工作了。爱德华多·塞基解释说:“旅居海外的意大利人就像一个个大使,传播‘意大利制造’的好处。”

        这幅图景令人羡慕,但随着意大利人口持续老龄化,世代传承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与德国一样,意大利的能源成本也因乌克兰战争而飙升。由于依赖这一部门,意大利经济正在错失其他大有可为的细分市场。爱德华多·塞基遗憾地说:“除制造业外,意大利还存在技能缺口。目前只有极少数人接受过未来行业培训,例如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培训。”(编译/赵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