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非经贸西湖大会“助力全球零饥饿”农业农机资源对接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5-11-20 10:05:31来源: 意大利侨网



        11月19日下午,第四届中非经贸西湖大会专题活动——“助力全球零饥饿:中国农业农机出海资源对接会”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市贸促会(杭州市国际商会)、中非民间商会联合主办,中非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联合协办,得到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分会、浙江省农业机械工业行业协会、杭州市世界语协会的支持,汇聚了中非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共同探讨智慧农业合作新机遇与技术落地实践。

        会议在“全球零饥饿”的共同愿景下拉开帷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介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与非洲智慧农业的潜力为本次对接活动提供了重要背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第二目标“零饥饿”指出,提升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水平是全球亟需解决的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智慧农业技术的领先者之一,能够在智慧农业领域为非洲提供关键支持。中国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以及智能农机装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正涌现出各类智慧化、数字化的解决方案。非洲凭借其广袤的可耕地和年轻劳动力资源,正成为全球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阵地。然而,非洲农业现代化仍面临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较低,中非农业农机领域合作需求巨大。

        开幕致辞:凝聚合作共识,夯实互信基础

        19日下午,会议正式拉开帷幕。布隆迪共和国驻华大使艾拉博纳发表开幕致辞。他强调,在布隆迪致力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发展经验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大使向中国企业发出诚挚邀请,希望引入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与装备,结合布隆迪的自然资源与人力优势,将合作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农业产出。

        国别投资推介:尼日利亚释放农业市场潜力

        紧随其后,尼日利亚亚洲地区投资贸易办事处的哈桑代表非方对尼日利亚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进行了介绍。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拥有约2.3亿人口及3400万公顷可耕地,年食品进口额超110亿美元。办事处代表详细解读了该国极具吸引力的引资政策,包括允许外资100%全资控股、保障利润自由汇出,以及针对农业机械设备进口的零关税待遇,极大地提振了中方企业出海信心。

        趋势解读:高校专家解码智慧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同济大学刘东教授的分享,揭示了智能环境控制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破局之道的巨大潜力。他以半封闭温室和植物工厂为例,论证了工程科技在摆脱自然束缚、实现全域生产中的关键作用。这套高效低碳的生产模式,不仅关乎产量提升,更代表着未来农业,特别是在城市空间与极端环境地区,实现食物自给保障的重要发展方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陈凯教授他分析了非洲智慧农业发展的巨大机遇,并展示了中-肯智慧农业实验室在推动小型农机本土化、技术示范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为中国企业精准对接非洲市场需求提供了实践路径。

        案例分享:企业实践探索合作新模式,推动技术落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陈丰农教授则从“减损即增产”的独特视角切入,带来了采后领域的数字化革新方案。他带来的薯类智能采后处理与分级检测系统,精准应对了非洲根茎类作物因储运条件落后而导致巨大产后损失的严峻挑战。该方案的实施,有望直接将当地的粮食可利用量提升一个台阶,是从供应链后端强化粮食安全的关键一环。

        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系统介绍了其以“科技先行、平台引领”推动中国农机装备成套出海的实践路径。通过牵头建设联合实验室、承担重大国际农业项目,公司不仅实现了高性能农机产品的规模化出口,更带动了国内技术标准、运维服务与农业管理体系的系统性落地,为非洲地区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

        光扬集团重点演示了智能无人机技术在非洲大田环境中的集成应用。从高精度遥感测绘、作物长势监测到精准变量施药,无人机技术正成为推动非洲农业从传统粗放式管理向数字化、精细化转型的关键工具,为资源优化与生产效率提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杭州红土宏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其在莫桑比克与政府合作开展自营农场的创新实践。该项目通过引入中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与生态种植技术,结合本地化运营与人才培训,建立起从生产到加工的全链条示范体系,为增强区域粮食自主供应能力、构建中非农业韧性产业链提供了可复制的运营样本。

        杭州市世界语协会创新提出“世界语+”农业合作服务平台理念。该模式以世界语为中立性沟通媒介,结合农业专业术语库与跨文化服务机制,有效降低中非企业在商务洽谈、技术培训与合同执行中的理解障碍,致力于构建更加通畅、高效的合作信任体系。

        需求发布:聚焦非洲农场真实痛点,精准对接资源

        采购商需求发布环节,技术方与需求方与项目方实现精准匹配。不仅完成信息互通,更通过全产业链资源深度整合,推动中非农业合作从 “输血” 向 “造血” 转变,为非洲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助力全球零饥饿目标实现

        服务护航:数字化、物流与金融构建全链条支撑体系

        浙江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推介了“台州国际直采集采中心”线上平台,依托国企背书与“VR全景看厂”技术,为非洲买家搭建了直连台州源头工厂的数字化集采通道,有效破解跨境贸易中的信任与履约难题。

        上海浩爽实业(浩爽集团)介绍了智慧冷链一体化服务,为中非农产品跨境流通提供从规划到运维的全程冷链保障,解决“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保鲜难题。

        杭州银行推介了“外汇金引擎”等跨境金融服务,为中资企业提供高效的资金结算与风险管理支持,打通了农业合作的“金融血脉”。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发挥“来自市场的银行”特色,展示了其全球银行500强的专业结算能力。银行致力于做“专业的非洲业务伙伴”,为中非企业提供开户灵活、清算便捷的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无忧出海。

        会议成果:精准匹配资源,推动中非合作由“输血”向“造血”升级

        在中非各方代表的热烈交流中,技术方与需求方、资金方与项目方进行了精准匹配。本次大会不仅完成了信息的互通,更通过全产业链资源的深度整合,为中非农业合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注入了新动能。(尚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