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创办中文学校坚守十一年 她力推中华文化在米兰生根发芽

时间:2025-09-23 15:41:31来源: 意大利侨网

 

刘丽娜

学生们参加中华文化推广活动

孝德中文学校师生在上课中


与意大利政府部门合作
 

        温州网-《温州晚报》讯  9月20日,位于意大利米兰华人街附近的孝德中文学校迎来了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校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琅琅读书声交织在一起。这所由乐清侨胞刘丽娜于2014年创办的学校,历经十一年发展,已成为当地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文教育机构,见证着海外中华文化传承的蓬勃生机。

        跨越山海 

        在米兰实现教育梦想

        2011年,在幼教领域耕耘六年有余的刘丽娜,随家人来到意大利。初到异乡,看到当地华人多以餐饮、服装业为主,刘丽娜感觉身边的就业环境与自己的教育背景格格不入。凭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她选择重操旧业,进入罗马一所中文学校任教。在教学过程中,刘丽娜敏锐地察觉很多侨二代、侨三代孩子不仅不会说中文,对中国文化更是知之甚少,这种文化断层现象让她深感痛心与震惊,“中文是中华文化的根,如果孩子们连自己的母语和文化都不了解,那岂不成了无根之萍?”

        一年后,怀揣着推广中文教育梦想,刘丽娜决定与同事携手合作创办一所属于自己的中文学校。她将目光投向了米兰——这座拥有庞大华人社区的城市。2014年9月,在刘丽娜的不懈努力下,孝德中文学校在米兰应运而生。

        家乡侨联

        支持克服办学困难

        “海外办学之路最大的困难是场地和教材。”刘丽娜说,当时为了找到合适的教学场所,她和团队四处奔波,最终看中了位于米兰华人街附近的一所意大利学校。幸运的是,新任校长对中国文化满怀热忱,在刘丽娜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2014年秋天,学校正式开学,华人孩子们在这所宽敞明亮的百年校舍里,开启了他们的中文学习之旅。

        与当地一些中文学校全部使用暨南版教材不同,刘丽娜考虑到许多家庭有送孩子回国读书的计划,在部分班级采用人教版教材,让这些孩子日后能够更好地与国内教育无缝对接,但是教材问题成了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办学之初,她只能拜托国内的亲友代为采购。他们为了凑齐教材,往往要跑遍乐清的各大书店,购买后打包寄往意大利。

        2019年,教材的短缺问题再次让刘丽娜心急如焚,正当她一筹莫展之际,乐清市侨联闻讯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随后新冠疫情暴发的两年里,侨联陆续捐赠了数百套教材。“每当收到那些漂洋过海而来的书本,我内心的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仿佛感受到了来自故土的深情拥抱。”刘丽娜说。今年暑假,刘丽娜从意大利回到乐清,特意上门给乐清市侨联送上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多元教学

        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目前,孝德中文学校拥有在册学员200多名,其中80%以上为华侨子女,此外还有少数混血儿以及对中华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意大利人。学校按学生中文水平实施分班教学,通过差异化课程设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身程度的班级中有效学习。

        “我们学校开设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系统课程,利用周末及暑假授课,在时间上与意大利本地教育体系有机衔接。”刘丽娜介绍。师资方面,学校组建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其中多数教师拥有国内教育背景。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热情的教学,为学生们打开了中华文化的大门。这些年,学校坚持以教学质量为核心,鼓励学生参加中文水平考试,检验学习成果,增强学习动力。“我们大部分学生都通过了最高级别六级。”刘丽娜自豪地说。

        校如其名,孝德中文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弘扬中华传统孝善美德”的办学理念。学校在注重中文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在节假日组织毛笔书法、中国功夫、非遗手工等各种文化体验活动,让他们多角度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年春节,学校与当地政府联合举办了一场充满中国传统年味的庆祝活动,吸引了大量意大利市民参与。在活动中,当地华侨与意大利人共同品尝中国美食,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欣赏精彩的中国功夫表演,领略中华武术的刚柔并济,亲身体验非遗手工,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

        家校共育

        凝聚教育强大合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文化影响力的持续增强,刘丽娜看到了华人社区对中文教育态度的巨大转变,“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华侨回国度假探亲,目睹了祖国的蓬勃发展后,深刻认识到华文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坚定了学习中文、传承中华文化的决心,纷纷将孩子送到我们学校。”

        在刘丽娜看来,孩子们学好中文不仅需要学校的倾情教育,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办校伊始,孝德中文学校就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家校沟通机制。开学前,老师会主动添加家长微信,以便在学习期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家长们也积极响应,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在这样和谐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们的中文水平显著提高,对中文学习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孩子们通过学习中文,不仅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更为未来职业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这些年,刘丽娜亲眼见证了身边不少学生学习中文带来的好处。他们学成后,有的担任翻译工作,助力家族生意在中意两国之间顺利开展;有的参与中意两国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两国人民沟通友谊的桥梁。

        守护未来

        文化根脉不停歇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十一年过去,孝德中文学校从最初的寥寥几个学生,发展到如今成为米兰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文教育机构,每一步都凝聚着刘丽娜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的孝德中文学校,已然成为中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通过这所学校,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东方智慧的博大精深,了解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多元的中国。

        展望未来,刘丽娜满怀信心:“我相信,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中文教育将会受到更多华侨的重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中文教育,我们不仅是在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在为海外华侨子女守护文化根脉,让他们无论走多远,都永远铭记自己的根在中国!”在她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愿景:让中华文化在意大利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记者 赵小娴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