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000-00-00 00:00:00来源: 意大利侨网
初秋阳光下,地中海植物油橄榄在青田县海溪乡舒展着绿油油的枝条。这是当地农业企业浙江双海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海源”),在2020年引进的特色经济作物。
在浙西南山区种植“洋物种”的底气,源于青田人才库专家、以色列本古里昂大学生命科学博士田端华。在他的帮助下,“双海源”实施节水灌溉和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一年来成本减少35.8%,年度综合效益提高45%。
专家从何而来?
2020年,青田立足侨乡优势,率先在人才领域探索创新,建设青田全球“人才地图”才智共享系统,实现招才引智工作数据化、操作可视化、匹配精准化。去年12月,“人才地图”成功入选省数字化转型“观星台”。
自此,一批优质人才和科技项目开始密集落地青田,在美丽城镇建设、振兴乡村、共同富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青田已累计收集6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0多条人才数据,柔性引进高端专家25名、急需紧缺人才2500余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00余个。
那么,优质人才汇聚青田,给侨乡青田带来了哪些变化?
引进农业专家,让“小果子”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大杠杆”
青田县海溪乡四面环山,中间是盆地。独特的生态条件造就了优越的农业种植环境,柑橘、提子、板栗等干水果个大、甜度高,受到了市场欢迎。
8月,记者徜徉在海溪的青山绿水间,发现了多株长相奇特的植物。它高约1米左右,叶子细长,叶片绿油油的,在山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
下沉海溪的省科技特派员赵凯告诉记者,这是海溪新引进的油橄榄,也是科技特派员项目。据介绍,油橄榄原产地中海沿岸国家,果子可加工成橄榄油,目前40多个国家都有种植。橄榄油被誉为“液体黄金”,食用和消费橄榄油的国家和地区多达170多个。
2019年,“双海源”看准了油橄榄项目。同年12月,油橄榄基地开工仪式举行。在开工现场,海溪乡龙须村、海溪村、石垟巷村分别与“双海源”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期限20年,涉及土地100亩,流转价格每亩每年300元,主要用于种植油橄榄,可为3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每年增收3万元。
去年春天,“双海源”引进浙江省农科院自主选育的油橄榄新品种并试种。为了让“洋物种”在海溪顺利成长、开花结果,青田人才库专家、以色列本古里昂大学生命科学博士田端华受邀来到海溪,为油橄榄“保驾护航”。
田端华2000年在以色列本古里昂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世界知名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曾担任农业种植高级农艺师和技术总监。20多年来,致力于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的栽培技术研发,熟谙油橄榄种植的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
他对记者说,海溪乡山清水秀,土质也非常好,经过前期多次实地考察,发现这里特别适合种植油橄榄。
有了田端华的加盟,油橄榄在海溪长得更好——海溪原先荒废的山坡上,种满了油橄榄;一条条管道铺设在地下,适时为油橄榄输送水肥。
田端华说:“油橄榄第3年才开始零星挂果,之后每年产量增加。等到了盛产期,每亩保守纯收益将达到1.5万元以上。”“油橄榄是多年生树种,寿命长。这些油橄榄,从发展的眼光看,是绿色银行,更是子孙树。”
在海溪乡副乡长徐维青看来,实施油橄榄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是海溪乡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如果种植成功,下一步将增加种植面积,加快海溪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步伐,推进特色经济作物向偏远山区聚集发展,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经济壮大的多赢格局。
高新项目落地,让大山里的侨乡更智慧
8月19日下午,浙江越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影科技”)负责人、清华大学硕士苗长龙从杭州坐高铁赶到青田。一下车,来不及休息,马上钻进“越影科技”驻青田的智能驾驶控制中心,开始测试无人驾驶车辆。
“越影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高级别自动驾驶产品商业化落地的科技企业。苗长龙和他的核心团队成员,均为毕业于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霸”,曾多次在国内顶尖自动驾驶赛事中夺得奖杯。
苗长龙说,他与丽水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公司落地于丽水,第一个项目签约也是在丽水。
因为表现突出,去年10月,在第九届“智汇丽水”人才科技峰会上,苗长龙领衔的无人控制系统项目,入选丽水创业类“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行动计划”人才项目,并获得500万元资助;“越影科技”总部也从丽水搬到杭州,在杭享受“飞地园区”的免租政策和人才、金融等企业发展服务,真正体验“创业贡献为丽水,工作生活在杭州”的创新创业氛围。
虽然公司总部在杭州,但苗长龙每周都要来青田工作。他对记者说,“越影科技”和青田小舟山景区有合作,希望今年年底在小舟山推出无人驾驶观光车和环卫车,向全球展示中国智慧和中国无人驾驶的科研实力。
他介绍说,无人驾驶观光车有4个乘客座位,拥有中控液晶大横屏、智能网联系统、高性能处理器等,可实现封闭场景下自动循迹、主动避障、自主寻找充电桩、自主规划路径、语音播报等功能。
摁下按钮,汽车进入无人驾驶状态,是很多科幻片的标配。给车装上“大脑”、自动行驶,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是苗长龙和他的团队的奋斗目标。这一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当大山里的景区洋溢着科技范,青田将再一次吸引全球目光,直接推动青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希望将团队擅长的自动驾驶技术在青田实现商业化落地,希望在智慧旅游、智慧城市的布局上,‘越影科技’成为其中一环,并为更多的产业提供价值。”苗长龙说。
海外人才回流,在家乡创新创业实现中国梦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青田,“人才地图”犹如一株巨大的梧桐树,吸引着青田人才回乡创业创新,实现人生价值和中国梦。
叶麒霁是名青田姑娘,大学本科毕业后出国开西餐馆。2018年,她决定和丈夫一起回国。对此,她解释说,“在意大利10年,中间多次回国探亲,愈加觉得国内发展很快,很有安全感。”
做什么好?夫妻俩一商量,还是决定从事老本行。
近年来,青田县咖啡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全县各类咖啡馆有200多家。为此,该县积极发挥侨乡优势,启动“咖啡小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咖啡人才培养工程、咖啡品牌培育工程和咖啡商旅融合工程。
2019年7月,青田县首期咖啡师培训班正式开班。之后,每年举办类似培训,从最初的咖啡师培训班扩展到红酒品鉴师、哈蒙切片师等培训班。
叶麒霁参加了培训,致力成为一名咖啡师。她说:“我虽然在意大利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储备。所以,在理论上需要多多学习。”
在培训班,她接受了咖啡的研磨、萃取、拉花等多方面的系统学习,顺利获得SCA咖啡师(中级)证书。而她的丈夫则通过培训,获得了红酒品鉴师、哈蒙切片师的国际证书。
叶麒霁的培训班同学,除了本地人,大多来自绍兴、宁波等地。“能在家门口接受培训,特别幸福。考SCA咖啡师的总费用要7000多元,青田户籍的考生可以享受政府补贴,我只要出一半左右费用就可以了。”她开心地说。
令她想不到的是,按照“人才地图”的相关规定,她和丈夫双双成为了人才库里的人才,按规定可以享受人才贷、人才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优惠政策。
眼下,她的咖啡馆正在抓紧装修中。“就在青田县城临江路上,开业后,欢迎你来喝红酒、吃牛排、品咖啡。”叶麒霁热情地向记者发出邀请。
在青田,像叶麒霁这样的海外人才回流现象还有很多。他们的中国梦,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来源:丽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