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稻作文明叙事中,洪江是一座无法绕过的巍峨坐标。
从高庙遗址的远古回响,到袁隆平院士在此播种下的现代科学奇迹,在这里,人类与稻谷的故事穿越时空,绵延不绝。7月28日,“追梦中华·幸福湖南”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安江,参访了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高庙遗址博物馆以及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实地倾听一粒种子跨越千年的故事,也为即将在怀化启幕的湖南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凝聚更多国际目光。
走进被誉为“杂交水稻发源地”的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采访团一行参观了袁隆平院士的旧居、试验田及陈列馆,详细了解杂交水稻研发的艰辛历程和重大意义。由于杂交水稻等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实现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成就。
随着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在70余个国家推广种植。在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被印上了面额最大的纸币。“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宏愿也已化作“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接力棒。
乘“稻海号”游船渡过沅江,采访团来到了高庙遗址博物馆。高庙遗址是湘西地区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稻作文化遗存,从两粒来自七千年多年前的稻谷到出土陶器上精美繁缛的纹饰,高庙遗址生动展示了先民的劳动智慧,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核心元素的构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在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采访团进一步了解了袁隆平科学研究的曲折历程与非凡意义。同时,互动游戏设计与沉浸式体验吸引了大批游客参与,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真正实现了游有所学,学有所乐。
基于独特的稻作文化,安江打造了主题书店与剧场,积极推出研学品牌。孩子们在“一粒种子的旅程”的实践课程中,学习辨识种子,亲手栽下秧苗。据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希望年轻人不仅了解袁隆平的事迹,更能亲手触摸科学探索与劳动的温度,让‘种子精神’扎根于心。”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希望在未来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交流活动中,“世界稻都”的文明根脉与科学精神能绽放别样光彩。(谌与为)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