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国家自创区打造民营经济创新高地

时间:2022-10-09 10:22:50来源: 意大利侨网


       温州网-《温州日报》讯 近日,在温州国家自创区高教园区里,位于华中院内的中电海康·温州光电产业创新联合体再次传来“催熟”科技成果落地开花的好消息——

  电子鼻智能传感项目顺利开启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孵化温州量点智感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研发致力于实现人工嗅觉系统的广泛应用,开发新型气体敏感材料与器件,设计并制造智能电子鼻系统,形成电子鼻全链条研发核心优势。

  今年3月,华中院、瓯海区政府联合智能物联网领域龙头企业中电海康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以中电海康为龙头引领、华科大温研院为技术支撑的中电海康·温州光电产业创新联合体,探索出以市场化为导向、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创新联合体模式,走出了“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市场主体联动”的“产学研用”发展路径。当天,由该院孵化培育的温州精石微通科技有限公司等两家科技企业揭牌,并分别与中电海康签署投资协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量产,打破国外技术市场垄断。

  温州精石微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在科研技术上依托于华中院微波通信材料与器件实验室,资金上获得中电海康和瓯海区政府科创基金投资入股,已研发出系列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用陶瓷粉料,项目投产后将改变我国5G产业链上游关键原料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当前已实现小批量生产,为灿勤科技、风华高科、中电海康、华为等多家企业客户供货。

  “创新联合体已实现4项科技成果转化。”华中院院长吕文中介绍说,以共建创新联合体为契机,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创新成果—科技产品—营销市场—初创企业”的孵化链条,逐步扩大创新“马太效应”,释放温州“财富效应”,推动科学家、研发人员实现财富积累,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优质项目落地,加快打造温州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孵化器”。

  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国家自创区无疑是一座闪亮的“科创灯塔”。

  它根植于温州——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蓄积着温州人千军万马勇闯市场、创新创业的力量,从温州国家高新区走来,肩负着探路实现民营经济二次腾飞的国家战略任务,奋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

  策源全域创新

  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9月9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到位,占地约56亩的温州高新区龙港分园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将于2023年投入使用,一座创新平台在温州南部呼之欲出。

  温州国家自创区“破圈”策源全域创新发展的鲜活案例不胜枚举。自2018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宁波、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布局建设以温州国家高新区为核心的“一区五园”发展格局,迭代升级“八大专项”攻坚行动,全面打响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三大会战”,深入实施大孵化集群战略,用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以科技创新厚植动能制胜未来,成为温州科技创新发展的策源地和重要展示窗口。

  ——高新园区满庭芳华。温州国家高新区排名连年跃升,2021年位居全国第69位,较2018年上升30位。创新指数、成果转化指数分列全省第10位、第6位。乐清、瑞安省级高新园区分列全省第8位、第9位,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瓯海生命健康、海经区省级高新园区成功获批,实现自创区“一区五园”省级高新园区全覆盖。浙南科技城核心区、瓯海南湖科创小镇等一批重点区块加速产城融合,初展英姿。

  ——创新平台提能造峰。引进共建国科、浙大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35家,呈现集群化、矩阵化发展。瓯江实验室获批建设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浙江省实验室,全职引进由院士领衔的12位独立实验室负责人,初步形成近150人规模的研究团队,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上持续发力。国科温州研究院成立3年多来,全职引进院士等国家级海外人才,招引大院名校博士220多人,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获得授权专利80余件。创新实施“头部企业+创新平台”模式,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携手中电海康组建创新联合体,获省委书记袁家军批示点赞。孵化空间多点开花,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等一批产业平台投用,新增孵化场地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携手华润医药集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连续四年实现产值翻番,2021年产值超40亿元。

  温州国家自创区率先挺起引领温州创新发展的脊梁,与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瓯江实验室系统构建温州创新格局的“四梁八柱”。一幅“高端要素集聚在自创区、科技孵化在大走廊、成果溢出在全市域”的联动创新局面尽展眼前,走笔书写共富路上“创新之城”的新传奇。

  加速产创融合

  创新之“种”落地生根

  温州国家自创区作为贯彻落实创新首位战略的重要载体,创新资源在这里加速集聚裂变,不断释放“平台效应”,让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布局水到渠成,重大项目花开有声,产创融合跑出“加速度”,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

  ——赋能产业创新水平显著跃升。招引落地亿元以上创新型重大项目188个,瑞浦新能源、DXC云软件等一批超百亿元科创项目落地开花,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催生新生代新经济企业“破土发芽”。风电头部企业金风科技牵头投资430亿元在海经区兴建温州深远海海上风电零碳总部基地,同步引进上下游10余家配套企业,助力温州打造全国新能源创新发展新高地。“中国眼谷”两年多来,成功牵手华润、珍视明、固生堂等龙头企业,携手华为踏上健康光显产业全新赛道,与世界500强眼科领域头部企业共建25家研究院,累计入驻企业151家,合力打造中国眼视光全链条产业的“硅谷”。携手数据智能服务头部企业打造中国(温州)数安港,全力打造数据安全与应用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温州国际云软件谷开园,HPE国际“双碳”与云软件生态平台总部项目签约落地,开启驰骋“中国特色软件名城”新征程。

  ——推动创新主体持续壮大。持续深化科技企业“森林计划”和“双倍增”“双迈进”行动,畅通百万市场主体向创新主体升级通道。培育自创区创新型领军(瞪羚)企业45家、高新技术企业1649家。引导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加快核心技术攻坚,近三年承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60项,实施基础性科研攻关项目3300多项,90项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研制全球第一台最高功率的激光切割成套设备,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被认定为国际首台(套)装备,温州市国际首台(套)装备实现零的突破。累计集聚全职院士9人、省“鲲鹏计划”人才5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6619人,国家、省级“引才计划”入选数突破40人。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据市自创办(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通过近几年建设,温州国家自创区已汇聚全市一半以上科技企业、创新平台、科创要素。智能装备和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年营业收入从974.87亿元增长到1587.31亿元,年均增长率17.6%;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从51.93亿元增长到95.49亿元,年均增长率2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65.3%提高到80.8%。

  温州国家自创区创新发展异军突起,这是温州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展现温州科技创新工作成果丰硕——

  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2021年度获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乐清通过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瓯海、龙湾先后获批省“科技创新鼎”。

  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此碰撞、融合、破圈……温州国家自创区从深蹲助跑到起飞跳跃,舞动科创“龙头”,高擎科创“火炬”,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狠抓科技创新“八大抓手”,推进科技战略平台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科技企业森林培育、孵化育成体系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型人才引育、科技金融发展。全力打造“聚人才、强创新”的硬核成果,加快建设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温州这座城因此绽放前所未有的活力,为“两个先行”提供持久的科创力量。

  专家点评

  张富文(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温州是全国民营经济发源地,被誉为“中国创业第一城”。新时代以来,温州发挥民营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奋力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成立了全国唯一一个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成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策源地、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创造新活力的发源地。

  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成立以来,建设“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市场主体联动”的“产学研用”的创新联合体;以共建创新联合体为基础,形成“创新成果—科技产品—营销市场—初创企业”的孵化链条;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化发展,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创新实施“头部企业+创新平台”模式,产创融合跑出“加速度”,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正在形成科技创新“策源地”,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04年在浙江提出的“实现民营经济新飞跃”的重要指示,正在打造共富路上“创新之城”。

  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成功的先行探索、实践推进、发展路径、新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的重要思想,为奋力打造全国一流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迈出坚实的步伐,对实现探路实现民营经济二次腾飞的国家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